为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阆中市医疗保障局围绕乡村振兴20字方针战略精神,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医疗保障实践结合起来,严格执行脱贫不脱政策,联合多部门形成合力,不断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多措并举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效防止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奋力消除老百姓的疾病治疗后顾之忧。
一是突出重点,确保重点人群参保到位。广泛宣传城乡居民医保新政策,扩大政策知晓面,营造全员积极参保的氛围,采取“依托乡村平台,分解目标任务,强化督查考核”的参保模式,确保城乡居民医保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实现应保尽保、颗粒归仓。除建档立卡贫困户继续由市财政统一代缴参保外,针对排查出的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人群,每月均在医保系统内进行比对,并将筛查出的未参保对象下发至相关乡镇,督促乡镇(街道)对其参保情况进行核实、代缴,确保参保标识全覆盖。同时,对全市范围内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元的户人统一购买南充市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充惠保”,有效降低其可能因病因灾因突发意外导致的返贫致贫风险。
二是精准施策,确保医疗保障落实到位。在门诊报销方面,对符合条件的“三类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由家庭签约服务医生协助其办理慢性病审批卡,确保待遇及时享受。在住院报销方面,出台《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明确救助方式和标准,将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顶梁柱公益扶贫”保险项目和乡镇临时救助范围。
三是部门联动,确保帮扶动态监测到位。做好不同群体的分类分批服务,对已患重大疾病、慢性病和疑难疾病的贫困边缘人群进行重点监测,针对农村地区高发疾病,不断积累、维护和开发数据,实行智能化动态监测,加强行业部门间的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每月由医保局按时汇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慢病、门诊重大疾病和住院报销情况后,反馈到乡到村集中公示接受监督。加强与卫健、民政、残联、乡村振兴等多部门联动,健全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机制,对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对象,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医疗费用支出较大的人群(每季度均在系统中筛选个人住院支付费用超过3万元的城乡普通参保居民名单)及时反馈,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相关乡镇及时入户开展动态监测,实现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风险点的早发现和早帮扶。
四是强化宣教,确保惠民政策普及到位。定期举办“医保政务服务大讲堂”系列专题讲座,并面向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业务下沉相关基层延伸机构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业务培训,同时,从健康中国战略“治未病”的理念出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及各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