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阆中市经济
阆中市新闻
阆中市小吃
阆中市地理
阆中市旅游
阆中市人口

历史文化清光之照常明不底久照亭

清光之照常明不底

——《久照亭常住碑记》读碑札记

王萌

“大道在巴巴,仙根在麦加。”这是阆中本地人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伊斯兰教圣地巴巴寺最为耳熟能详的一句推介语。

年也是圣裔华哲·阿布董拉希隐光归真周年,其拱北(阿语音译,意为先贤陵墓,后专指苏菲派在坟墓上建造的圆拱形建筑物,以供教众瞻仰拜谒,同时也是传教和举行重大宗教活动的中心)内同时还安葬有一些对大拱北门宦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先贤们。因此,几百年来,在“中国境内首座嘎德忍耶大拱北门宦的拱北”(见《中国伊斯兰教嘎德忍耶大拱北门宦道统史》,杨杰芳主编,马敬成编著,宁夏人民出版社年8月出版,第87页)内积累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数十通碑碣、匾额、楹联和字画,而每一件珍贵实物背后,都有一些不平凡的故事。它们不仅是当时的政要、过往军政大员认可和尊崇的见证,也是历代各界人士缅怀追忆先贤们的重要实物。

因时间久远,加之川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已有不少木质牌匾或朽蚀、或风化,都亟待进行抢救性保护。在位于主体建筑背后的潜花厅,门额上有乾隆八年()文林郎阆中知事王文焕题写的“花雨吹香”匾额,院内竖立有新老碑碣各三通。其中在室外靠南边墙的《久照亭常住碑记》,高厘米,宽厘米(含四周有7厘米宽的牡丹和卷草纹饰),厚15厘米,本地青砂石材,碑额为独有的阿拉伯美术体构成的图案,内容是赞美穆罕默德四大“哈里发”(意为真主的使者、继承人)之一阿里的(大意是:阿里,你是真主的最优美的使者,你是最清高的、最优秀的)。该碑刻立于清雍正十三年(年)孟春,原来的具体位置不详,何时移来此处也不甚清楚,现两边虽有固定的水泥边框加固,但碑阳迎北方而立,风雨当面,日照对射,文字内容风化漫漶的极为严重,几近难识,幸有文献资料参考对照,方能基本辨读:

久照亭常住碑记

窃以先师祖始自西来,一时彼都人士,无不群相瞻仰,咸为拜服。至其胸中之蕴蓄,眼底之包涵,虽未识其所际者,何以但(“袒”的古字,作袒露,传播)清真之奥妙,性命之本原,我祁老师已得其真传矣。故总镇马公自幼顶礼师事之。及康熙丙寅岁,马公节镇川北时,迎接署内,钦承奉侍,朝夕不辍,即步下员戎与街乡耆庶(意即平民中的长者),深加敬重。师祖名虽出尘,而持身接物,不离夫天常,不堕夫奇寰,理究太极之化育,神合二五之精微。迨后回光内彻,自知其将脱尘而化也,因预卜佳城于蟠龙山之麓,爰于己巳年三月二十五日,师祖瘞冢。未及数载,人文蔚起,甲第鳞鳞,四境民物,骎骎乎(象马跑得很快的样子)有起色矣。若非老师祖之英风爽气,钟灵毓秀,焉能至斯乎?厥时后祁老师思慕高风,特共为捐赀于场所,置阴地修庐舍,新建墓亭曰名久照,以表清光之照,常明不底(不底,这里作不止、不息讲)耳。及康熙己亥年"九月十一日,祁太师仙逝。是又令门人长清老师等递传守护,永垂久远。然或无所养膳,何能俾守亭之人得永朝夕?是以众等再捐锱铢。屡置附近田地,以作此山常住之费。俾看守山亭者,或自耕种,或收租粮,以为日用之需。故至今永得其安。倘非我老师祖之道德高深,尽能使奕禅(即一个接一个的忠诚守墓人)之人,倾心诚服之不遑也?将所置田地数处之四至边界,俱照买约税契镌勒于石,庶疆界划然长与斯亭,共垂千古,不致淹溃(湮没)云。

雍正三年凭中价买东村张子元地土一段,坐落太清宫街西,东至迭宅地崙,西至官街,南至迭郎二宅地坎,北至官街。

雍正六年十二月,凭中价买东村彭华珍田地一分,坐落普贤寺后,东以旭田至山根,西至大路沟,南至普贤寺地坎,一直接连蒋白二家之地,直抵山根,北至高宅地水井大路直下。

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凭中价买崇德乡四甲杨次博地土一分,坐落梁山坝邢家垭下,通其地大小十二块,大石桥地一块,果园地一块,屋后山地一块,东岳崖坡下大地一块,李上贤侧边地一块,河坝地一块,屋后大地一块,九弓地一块,屋边瓦子地一块,屋后山地三块,山林树木在内。其地亩弓步粮赋有官案板籍(即户籍)为据。

马朝杰、马德全率子良增生西临生洮府河州掌教绅士商民马良玉陈永寿马希才纪承祥马秀元祁遇贵马朝猷马自友祁玉珍马元真马元玺马明玉马奎光马自明蒋有福马敬德喇奉龙陕光福马世威马承福马承马世英马守禄脱旺福马朝选沙福成马朝佐马世雄马世权王映奎蒋有才高拔桂马易全马敬永马金祥马金玉等公立

住持门人马腾翼马起蛟李大才王永贵马福成马云峰祁瑞峰马云昌陈德马如垣马敬朝查恒占马文星马真元马成龙马碧峰陈廷马长清马德功妥化清陈文善马玉伯马守真马王峰马昭恒祁选贤

贡生马朝相撰文门人保瑜开书

大清雍正十三年岁次乙卯孟春望旭(农历正月十五晨)吉日

该碑较完整详细地明记了雍正年间,以临洮府(今兰州市)河州掌教(掌教,伊斯兰教礼拜的教长,或称开学阿訇)率绅士、商民五十余人,分三次“凭中价”从附近村民手中购置地产,并(先后)有三十多人作为主持或见证,事由清楚,地界准确,镌勒于石,几乎可视为具有“凭据”意义的实物,故曰“常住碑记”。

碑文中除提及师祖华哲·阿布董拉希初来阆时“无不群相瞻仰,咸为拜服”的情景,并特地记载到:“迨后回光内彻,自知其将脱尘而化也,因预卜佳城于蟠龙山之麓……未及数载,人文蔚起,甲第鳞鳞,四境民物,骎骎乎有起色矣。”正因师祖德行高深,福泽一方,其高足祁静一道统后裔才置阴地、修庐舍,并将新建墓亭命名为“久照亭”。至于坊间后来通常所称的“巴巴寺”(意即祖先、师祖)始于何时,尚不清楚,但此处的“久照亭”,是得名由来最早和最具权威性的解释。

碑文中提到所置久照亭地产有“崇德乡四甲杨次博地土一分,坐落梁山坝刑甲垭下”(应为邢家垭)。崇德乡,初见于文献史料是在清咸丰《阆中县志》中(详见《阆中地理志》P44“阆中县历史地图十二·清”)。咸丰版《阆中县志》编修于咸丰元年(),而《久照亭常住碑记》刻立于大清雍正十三年(年),这里的“崇德乡”之名比文献史料早出现了一百一十多年。该碑的时间落款为“大清雍正十三年岁次乙卯孟春望旭吉日”,若在其他地方这样的写法就很普通,而华哲·阿布董拉希是来自于麦加城穆罕穆德的圣裔,这种落款除充分吸收了汉文化习惯用法外,更重要的是在“岁次”的使用上,表面上它意即年次,实则是在主要纪年后的一种补充,即前面承认有“主”后面才会有“次”,在细节处也充分体现了本教“四顺”之纲要,这与“岁在”“岁时”之用法在此更具深意。

雍正十三年,也是爱新觉罗胤禛所用年号的最后一年。

参考资料

1.杨杰芳主编、马敬成编著《中国伊斯兰教嘎德忍耶大拱北门宦道统史》,宁夏人民出版社,年8月版,

2.刘先澄、刘欣著,《阆苑纪考》,四川民族出版社年4月第1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王萌(阆中市政协原副主席)

供稿:阆中市地方志办公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zhongzx.com/lzsdl/12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