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教育厅实施的四川云教二期优质教育资源应用教学联盟对接工作中,阆中市滕王阁小学、保宁中学分别与成都市盐道街小学、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结成教学联盟,民族小学作为幼小融通办学综合改革实验学校也与成都市实验小学实现发展结对。随着大量优质教育资源进入我市课堂,初期水土不服的问题开始在教师、学生、管理等不同层面相继出现。9月24日,保宁教育督导责任区在保宁中学召开四川云教优质教育资源教学联盟推进会,针对现实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并答疑解惑。保宁中学、滕王阁小学、民族小学等相关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代表参加了活动。与会人员首先观摩了保宁中学曹清华、苟明君分别执教的七年级语文、数学展示课。授课教师根据本校学生实际,灵活使用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教学资源,利用增、删、停、补等教学手段,完成了预习、衔接、搭桥、补充、辅导等资源共享条件下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两位老师还在课后的交流中,从直播、录播、植入、课堂观摩等方面,分享了教学试点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保宁中学党支部书记田春龙、民族小学副校长刘敏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责任区督学李睿组织学习了四川云教网络课堂教学常规。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初中数学学科专家组组长刘勇到会指导。他认为,长期使用云课堂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更具有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保宁教育督导责任区党委书记、主任李蓉在培训讲座中指出,做好四川云教优质教育资源应用教学工作,各接收学校要信名校之道、亲名校之师、借名校之力、扬本校之威。关于为什么信,她说,以七中育才为例,学生的学科竞赛、艺体成绩、科创发明、学业成绩不但遥遥领先于成都市各初中学校,还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自己专业成长最快的时间段,就是与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牵手合作的那个时期。特别是七中育才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育思想,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大容量的十五字教学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关于怎么借力,李蓉要求做到三同步、一同时,即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考试、同时备课;做到四位一体,即授课老师、远端老师、把关老师、技术老师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做到四为协同,即增、删、停、补有效运用,互为补充。她特别指出,借力的最终效果,必须要用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能力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情况来印证。针对调研发现的来自教师层面的对教学模式的不解和怀疑等五种现象,来自学生层面的不预习、听课累等十方面问题,李蓉指出,必须认真落实联盟播出学校教学教师行为规范和学生课堂规范等学校管理措施,认真落实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恒心等班级管理措施,认真落实备课、助学、辅导等科任教师管理措施。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四川云教二期优质教育资源应用前期工作的认真总结,后期教学应用一定会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有效,云教优质教育资源也必将在我市生根开花,并最终结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zhongzx.com/lzsdl/13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