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是南充乃至四川旅游的一张名片,阆中市委、市政府对此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可是为什么小小的晴雨篷,却找不到一个认管的部门呢?”1月16日,记者在阆中古城回访发现,被网友多日、有关部门也正面回复的阆中古城满街晴雨篷现象,至今没有明显改观。
网上热议晴雨篷遮挡古城魅力
坐在青瓦朱檐的民居院落,喝着下午茶,在阳光里细数千年人文与历史,是无数心怀文化感召的游客,从四方八面奔赴阆中,一览古城独特川北古民居风情的主要原因。但最近一段时间,到这里故地重游的游客们发现,这座古城因为商业味渐浓,个别细节已经发生了偏转。
过去满街通透整齐的川北青瓦屋檐,连同古朴宁静的青石古街,再也难得为游人留下完整的照片。因为,在屋檐之下,无数的商家撑起了晴雨篷,不仅遮住了瓦檐和别具风格的店招,还遮挡了游人们拍一张完美风景照的镜头。
有网友表示,阆中古城的魅力在于它的历史全貌,如果将它半遮半掩,犹如给一塘荷色裁去一半剪影,不管怎么说都无益于展示它的迷人魅力。而网友“河狸兽”说得更加直白:“昨天走在阆中古城大街上,发现古城缺少了点古味儿,满街的伸缩晴雨篷,使得古建筑风貌半遮半掩。满街透着太浓郁的商业气息,我知道做生意不容易,只是觉得古城不该是这个样子,古城保护工作部门、城管部门等应该费心考虑下这个问题。”
记者在南充本地主流论坛南充新闻网三国源论坛发现,针对阆中古城晴雨篷现象,不少网友发帖跟进,有些人言词尖锐,但内心却流露出对阆中古城的与珍视,对这张旅游名片充满呵护与爱惜之情。
随后,阆中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此作出公开回复:“网友在南充新闻网三国源论坛发帖反映阆中古城满街遮阳避雨伸缩篷影响古城形象的帖文我局已收悉,现回复如下:经我局调查核实,古城中房屋结构为木质结构,长期以来因雨水造成房屋腐蚀,阳光直射容易影响经营商品的质量,大量商户在临街房檐下设置了伸缩篷。此类行为违反了古城保护的相关规定。针对此类情况,我局将会同古保办、保宁街道办事处等部门依照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措施进行整改。”
实地调查满街晴雨篷成为古城“难言之隐”
16日上午,记者带着重览古城整洁容貌的憧憬来到阆中。从状元坊进入古城,街口迎面斜伸起的晴雨篷,给记者迎头一瓢冷水。从内东街进去,一家牛肉店门外也悬挂着晴雨篷,但还没有打开。
记者转入南街,两边商家悬挂的晴雨篷多起来,有向街面伸出的,也有收卷好的,侯家大院右边十余家店,除了一家店门口栽种着藤蔓植物外,其它店外几乎清一色安装有晴雨篷。由于时候尚早,打开篷布的店家较少。尽管篷布全部收缩,仍有一截花边,悬挂在屋檐之下,高低不齐,有碍观瞻。
不光是南街,记者随后进入北街、西街、双栅子街,每条大街都有连续不断的商家悬挂晴雨篷。这些晴雨篷有纯色的,有花色的,从悬挂在檐下的一个卷筒里伸出来,不用时就缩进去。
客观说,这些篷布做工也并不粗陋,有些篷布与店面的风格还相互呼应。但是,古城毕竟不是“晴雨篷博览园”,游人到此不是为了欣赏晴雨篷,而是为了观赏别处不能得见的成建制的川北古民居风貌和文化遗产。
记者奇怪的不是大家都在悬挂晴雨篷,而是奇怪为何还有数量将近一半的商家不悬挂晴雨篷。一位商店老板告诉记者,悬挂晴雨篷,表面上能为自己店前的弹丸之地遮风挡日,但是却遮蔽了游人的视线,很多游人看不见晴雨篷下的招牌,只好远远绕过去。他说,晴雨篷其实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只是很多商家没有认识到。
在双栅子街,记者看到一间还未营业的漫吧,其外的晴雨篷依然向外延伸着。旁边一位经营商铺的女士说,这家老板就是不听招呼,他们伸出的晴雨篷,把后面几家商店都遮挡了,交涉几次,也没有人管一下。她说:“你遮我,我遮你,好好一条街,被遮得没有一点古城味道了,这也该来管一管了。”
部门“踢球”晴雨篷生长在监管“空白区”
晴雨篷究竟要不要?记者在中天楼附近随机采访,来自厦门的方先生认为这件事开始就应该有规定,有关部门监督,商家和市民遵守,这样偌大的古城才不至于陷于混乱。
来自万州的姚女士表示,阆中古城环境卫生非常不错,商业业态丰富,但是满街吃的东西过多,一些纸巾等生活小用品很难在古城大街买到。说到店招,她表示,一定要把晴雨篷拆了,把天空亮出来,把古城的真正容貌展露出来。
16日中午,记者通过电话,与有关方面联系,希望听到监管部门对此的官方态度。但是在一个小时内,没有一个电话被接听。上午11时25分,记者打的来到爱武街,找到阆中市城管执法局采访,未见到局长。随后,该局局长罗文权回了一通电话,听了记者提出的问题,他表示:晴雨篷现象他知道,网上确实也有人在议这个事,但这个事情的责任主体不在城管局,而在古保办。城管局只是协助管理。
记者问,既然城管局对此不负主责,为何要在三国源论坛上回复此问题?罗文权回答说,“我们也只是回复一下,晴雨篷的监管责任在古保办。”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学道街的阆中市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办公室(简称古保办),该办主任邵大庆接听了电话,电话背景声音显示在会场。他压低声音告诉记者,晴雨篷这个问题应该由城管执法局管。他说,古保办只是一个协调机构,他近日听人反映过,商家门外安装晴雨篷不好,但从来没有谁来给该办下达过整治(晴雨篷的)任务,他对此并不知情。
小小晴雨篷,究竟该不该管?该谁来管?相信此事会有一个结果,本网将对此跟踪报道。
内容来源于南充新闻网,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凡是向联播阆中爆料的小伙伴,一经采纳即可获得红包奖励哟!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