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阆中市经济
阆中市新闻
阆中市小吃
阆中市地理
阆中市旅游
阆中市人口

行走人生蒲挺阆中的年味

阆中的年味

打开一幅五千年中国历史的漫长画卷,总有一个名字出现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脑海里。这个响亮的名字,点燃了多少大街小巷震耳欲聋的爆竹;这个动听的名字,汇聚了多少普通家庭喜庆团圆的欢乐;这个暖暖的名字,道出了多少漂泊游子客居他乡的乡愁和多少父母盼子归家的期望。它记录着一代代华夏儿女对来年幸福美好的热切向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春佳节”。

春节起源于巴山蜀水、来自阆苑仙境,而后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阆中盛事可断肠,阆州城南天下稀”。作为春节文化的发源地,阆中从地理位置上看,四面环山,嘉陵江母亲河穿城而过,两面傍水,是一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风水宝地,“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宛如人间仙境。乾坤坎离震艮巽兑,耳熟能详的八卦历法,阆中的年味从人文初祖开始,蕴含了华胥氏望子成龙的殷切期盼,借助了伏羲氏遵循自然的强大智慧,囊括了春节老人落下闳的精确概括和车骑将军张翼德的豪爽大方。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相传阆中垭口有户秦姓人家老来得子,给孩子取名叫宝儿。秦氏夫妻早出晚归,宝儿却好吃懒做,后来宝儿娶了一个媳妇也不贤惠,做父母的很是着急。等到宝儿的父母去世后,家里所有粮食都已吃完,正好是在腊月初七到初八这两天,宝儿和他媳妇身上衣服单薄,屋里也无柴无火,饥饿的他们只有蜷缩在凉席上面“筛糠”,并满屋子搜索着囤子缝隙里面的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等,最终筹齐一把,熬成了一锅杂七杂八的粥。可正当小两口品尝稀粥之时,一阵大风吹倒年久失修的房屋,小两口活生生被压死于房屋底下。从那以后,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当地人都要给孩子们用混合好的五谷杂粮甚至再配入切好的腊肉肉丁熬成腊八粥,教育他们要勤劳节俭,同时祝福来年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因此,当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腊八粥出锅的那刻,阆中的年味就从这里开始缓缓度过后面的三七二十一天,再翻过除夕夜到初一,在这看似普通的三七二十一天里,阆州儿女用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内心对新年新气象的憧憬,对新年新愿望的期盼。

不只是腊八粥,听着街坊老人们说起阆中特产中的“牛肉涂黑卖,醋当饮料卖,蒸馍盖章卖,凉面煮热卖”这四大怪,充满好奇的中外游客不禁驻足品尝。试想一桌团圆喜庆的年夜饭里,闻着浓厚的保宁醋香,咀嚼着香甜可口的保宁蒸馍,筷子夹着奶奶切好的“八大砣”腊肉以及端上餐桌拌好佐料加入了大块牛肉的凉面,阆中的年味在它的美食中镶嵌了独特的内涵。

如果说阆中的年味只体现在它的历史和美食上,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古代风水文化、三国文化和科举文化这三大文化的发源地,漫步曲折幽深的古城街区,热闹非凡成为阆州儿女迎接新春佳节的一大特点,惟妙惟肖的川北皮影戏,活灵活现的巴渝人舞蹈,增添了古城阆中的活跃气氛。清代贡院的秀才赶考,锦屏山上的登高望远,以及迎亲队伍里的大花轿,还有夜间的舞狮、舞龙和亮花鞋、打钱棍、送丝蚕、打春牛、逗幺妹、游百病等大型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无不形象体现着阆中这名副其实的春节发源地那丰厚而精彩纷呈的年味。

作为土生土长的阆中人,我为我的家乡而感到自豪。阆中的年味赋予了它春节文化的内涵,走进这座因为春节而充满幸福感的古城,相信你会感受到幸福安康和快乐吉祥。

作者简介

蒲挺,笔名卧龙岗,四川南充人,祖籍四川阆中,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作品见于《新前锋》。

订阅:可点击文本标题下方的“前锋作协”直接







































白癜风早期可以治愈吗
白癜风的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zhongzx.com/lzsdl/2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