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秀的家长育优秀的孩子
——在阆中市年高中学生家长代表会议上的发言
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张平
(年10月20日)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家庭是生命场的中心,是人生永远离不开的场所,是人生最重要、最温馨的港湾。人生从这里出发,最终将回到这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最长久的老师。父母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法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地球的手。”瑞典教育家哈巴特也说过:“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然而家庭教育又十分薄弱。下面,我从家校合作的角度,给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些建议。
1做一个学习型的家长家庭的教育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存在误区。家长朋友应走出误区,做一个明白的家长。有的父母亲以为他们的事情就是让孩子吃好、穿好,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有的父母亲一谈到家庭教育,就变成了花钱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更有甚者,一些富有人群,用金钱换责任,让孩子一个人远离父母外出读书,表面上是为孩子做贡献,实则是不负责任。大体来讲,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有以下误区:
1.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
2.认为自己忙,心力不足,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
3.认为家庭教育理论比较空洞,实际中不管用;
4.认为“树大自然直”,应顺其自然,对孩子放任自流,过问不多;
5.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习的教育,学习的教育就是做作业,上补习班;
6.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花钱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
7.认为家庭教育就是提要求,至于怎么教育,不知道,也不愿意学习。
家庭教育之路充满着无证驾驶的“司机”。没有驾照不能开车,然而,做父母却不要任何培训就可以自行其道了。实际上,做父母比开车要复杂一百倍、一千倍。一个孩子的方方面面,从生理到心理到养育方式,从知识的学习到人格的养成,是一门大学问。处于今天的信息时代,我们的家长不学习,很难教育好孩子。因为身处急功近利的社会,很多人心浮气躁,缺乏理性思考和长远的眼光。请你针对以下情况,看看自己是什么样的家长?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孩子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你是不是一名优秀的家长呢?还需不需要继续学习完善呢?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事实上,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会学习,善于学习;会生活,善于生活;会相处,善于相处的教育。家庭教育,就是对“根”的教育,“心灵”的教育,只有“根壮”“心灵好”,状态才好,才能“枝繁叶茂”,这恰是“庄稼养根,育人养心”啊!
2做一个思维积极的家长思维决定心态,思维决定教育方式,思维决定命运,思维影响孩子的前途。积极思维的家长容易培育出积极思维的孩子;消极思维的家长,容易造就消极思维的孩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消极的人和积极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有何不同?
看待孩子问题的思维方式
▼
消极的人
积极的人
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发火或无奈
通过学习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是孩子的错
这是我的原因造成的错
这是我老公(老婆)的原因导致的
需要和老公(老婆)沟通了
这孩子没救了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
我要改变孩子
我先改变自己
只看孩子的缺点
先看孩子的优点
孩子不爱学习是没有遇到好老师
我需要先变成一个好学的人
孩子不独立,太没有主见
我应该放手让孩子锻炼
孩子性格不好
我要提高自身修养不要在家里发脾气
孩子心眼小
我要成为一个大器的人
孩子没有上进心
我要成为有上进心的人
孩子叛逆
我要和他成为朋友
对待孩子学习的思维方式
▼
消极的人
积极的人
一定要考个好学校
一定要找个孩子适合的学校
渴望孩子拿第一
渴望孩子成为一个喜欢学习的人
孩子成绩下降真糟糕
我有了发现孩子问题的机会
期待孩子学习好
期待孩子全面发展
孩子的问题是长久的
孩子的问题是暂时的
多报补习班
不断地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是关键
千方百计让孩子多学习书本知识
创造机会让孩子多体验
比别的孩子差得远
孩子的发展空间很大
这孩子脑袋空空的
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填补头脑的空白
孩子学习不好将来没有出息
孩子只要有梦想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的孩子真糟糕
家庭教育要改进
对待家庭教育的思维方式
▼
消极的人
积极的人
孩子现在已经不错了
眼界决定未来世界,我不能让孩子做井底之蛙
只要孩子学习好我就放心了
孩子积极进取而且性格好我就放心了
我要为孩子提更高要求
我要作表率让孩子知道我是怎么做的
除了学习好我不要求孩子什么
我一定要帮助孩子成为精神强大的人
孩子将来考个好大学就好了
孩子只要爱学习这比上大学更重要
我不能让孩子吃苦
让孩子有苦的体验才能促进他的心灵成长
孩子不能吃亏
让孩子知道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让孩子将来发大财、做大官
先让孩子好好做人
孩子小不懂事
抓住每一个机会让孩子懂得事理
要是我有钱就可以送孩子出国了
只要孩子有能力,在哪儿都会发光
寄希望于孩子努力
通过自己努力让孩子知道什么才是积极人生
孩子真让我担心
我要多鼓励孩子让他更有信心
3做一个聪明的家长日本教育家多湖辉分享过一个故事:
一位植物学家的儿子拿着一株不知名的小草请教老师,但老师不认识。于是,老师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你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不妨去请教他,老师也想知道小草的秘密。”第二天,孩子又来找老师:“爸爸说了,他也不知道小草的名称。他还说,老师您一定知道,只是一时忘记了。”说完,孩子顺手还把爸爸写的一封信交给了老师。老师打开信,上面详细的写明了小草的名称和特性,最后还附着一句话:希望这个问题由老师回答,想必更为妥当。
这位家长的做法非常高明,他降低自己的身份支持老师,帮助老师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实这也是支持自己的孩子!
如何看待孩子的老师?如何看待孩子的学校?如何看待阆中教育?如何看待外地教育和本地教育?这则故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如何看待孩子的老师?阆中的老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有省特级教师、省教育专家,有省地市各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可以说人才济济、群星璀璨。就是我们的普通老师,就行业门槛和受教育程度而言,整体素质是非常高的,完全可以胜任各学科的教学,完全可以帮助孩子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完全值得信任!当然,孩子们和家长们的期望值是很高的,偶尔有一点点不如意,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之间要多一些沟通和理解,多一些支持和包容!
如何看待孩子的学校?阆中中学是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首批省一级示范高中,连续十三年荣获南充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近三年考取清华北大9人。阆中中学曾荣获南充市首次设立的普通高考特别贡献奖,并获“清华大学生源中学”称号。
东风中学是是百年老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东风中学是四川省二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荣获南充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受到社会好评。
老观中学、水观中学、柏垭中学、河溪中学等农村高完中,都是南充市示范高中,在南充市同类学校中,办学业绩受到认可。
如何看待阆中教育?阆中是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县,是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是南充市首批通过国家验收的义务教育均衡县。阆中中考、高考质量多次获南充市一等奖。为促进教育新一轮发展,教科局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唱响“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主旋律,塑造“厚德笃学、务实担当、团结奋进、创新高效”的团队精神,经多次研究,多次讨论,为确保一切围绕教学转,一切围绕学生转,一切围绕质量转,在全系统增添了提升质量的有力措施:
1.实行目标考核
针对各级各类学校、各教育督导责任区、各直属单位、机关各股室分别制定考评方案。
2.健全激励机制
建立教育学会,奖励高考中考及期末考试优秀老师,资助奖励优秀贫困学生,奖励“十佳教育工作者”“十佳班主任”“十佳师德标兵”“十佳教学能手”。
3.严格常规管理
扎实教师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查、教研六认真工作,明确学校及教育督导责任区教育教学常规检查要求,明确学校干部及机关干部听课评课及参加教研活动的要求。
4.抓好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公招师范专业优大生做教师,坚持干部任用德才兼备导向及兼课要求,启动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
5.强化考试检测
每学期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分析,统一奖励。
6.力抓高考中考
外出向名校学习,请名校一线专家指导培训全市高初中教师,高考中考信息试卷收集,高考中考备考视导、诊断性考试,高考中考励志教育,考前指导,建立高考中考专家指导团队。
7.扎实教学研究
推进课堂改革,实行教学竞赛,组织送教下乡,进行微型课题研究。
8.创新信息教学
加强信息化教学装备添置,建立优质课平台,试点推行信息化教学新方式,深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9.落实教育督导
实行三级督导:学校督查教师,教育督导责任区督查学校及干部,教育局督查责任区及学校。
10.做好家校合作
分学校召开家长会并建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全市教育工作座谈会,多角度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分小学、初中、高中召开全市家长代表会议,增进家长对阆中教育的了解,增进对话,增进信任,增进理解,增进支持!
今年,我市高考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北大清华录取3人,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录取近人,重本上线率和本科上线率均有较大增长,高考的万人口升学率、名牌大学升学率等关键性指标稳居南充市前茅。
如何看待外地教育和本地教育?1.外出就读与本地就读的孩子高考成绩大致相当
根据近年来对盲目外流学生高考成绩跟踪统计,存在三种情况:A、大部分和在阆中本地就读的同水平学生成绩相当,但却因未在户籍地就读而不能享受国家有关高考专项计划的照顾,失去很多录取机会;B、有不少外流学生白白耗费了家人很多钱财和精力,而高考成绩还不及在本地读书的同水平学生;C、外出孩子高考成绩较好的是极个别现象。
2.本地就读的孩子可享受高考专项优惠政策
A、高考专项优惠政策
近年来,为促进教育公平,国家出台了针对民族地区、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革命老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等的高考国家、高校、地方专项招生惠民政策。
国家专项计划:是从年开始实施的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高校为主的本科第一批招生学校承担的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招生规模每年为5万名。年国家专项计划扩大为6万人。我省目前实施范围县有68个县,阆中市是国家专项计划的覆盖区。
高校专项计划:是从年开始实施的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高校面向农村学生的单独招生,招生计划不少于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2%。阆中是高校专项计划的覆盖区。
地方专项计划:是从年开始实施的由我省所属重点高校承担的面向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革命老区、艰苦边远地区个县(市、区)安排的专项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阆中是地方专项计划的覆盖区。
B、阆中考生享受专项计划应具备哪些条件?
考生本人具有连续三年的阆中户籍、连续三年的阆中市高中学籍且实际就读,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在阆中或阆中农村,考生就能享受“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以及全国各大高校特别针对贫困地区考生而专设的各项高校自主招生计划。若将子女送到外地学校就读,将不能享受这一招生政策红利。
C、专项计划的实施究竟会为阆中本地考生带来多大的好处?
增加了一次选择的机会。由于专项计划的录取时间都安排在统一招录各批次之前,相当于给贫困地区考生多了一次选择的机会,并且不会影响考生所填统一招录的任何一个批次学校的录取。
享受与统招考生完全相同的待遇。通过专项计划录取的学生与统一招录的学生在大学就读及将来就业将享受完全一样的待遇。
相当于给符合条件的考生降分录取。据统计,各大高校通过“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等对贫困地区考生的优惠政策相当于给符合条件的考生加了20—60分不等的分值。所以,这一新政对阆中学生高考带来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依据国家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判断,这种政策扶持的力度会越来越大,惠及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
3.学生流出明显减少,回流增多
我市今年初中毕业学生基本都在阆中读高中,流出极少。今年春季,我市净回流学生人,秋季净回流学生人以上。一些当初千方百计考入成都、绵阳、南充等地学校的阆中籍学生之所以回流,一是因为家长对入学、升学认识趋于理智,二是阆中教育的务实行动,三是高考专项政策的利好驱动。
无数事实说明:在外地读书能考的分数,在阆中读书也能考出一样的分数;在外地读书能考上的大学,在阆中读书也能考上同样的大学,而且在国家的有关招生政策支持下同样的分数因在阆中读书还能录取到更好的大学,更理想的专业。
聪明的家长总是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和学校的。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和学校的“不是”,批评老师和学校,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和学校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4做一个高明的家长1.关心绝不溺爱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母鸡也能做到的事情。除了要有爱,还要爱之以道,爱之适度。对孩子要关心,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断然拒绝,对孩子所犯的错误绝不能姑息迁就。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过分。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不要培养“超级婴儿”。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2.做孩子的精神导师
家庭精神迷失,个人主义泛滥,拜金主义严重,一切向钱看,这是家庭教育中的严重问题。在家庭教育中,德育应当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很多教育家曾经讲过非常中肯的道理,贝多芬就曾经讲过“教给孩子德性吧,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理想是力量,知识是力量,道德也是力量。家长需要端正观念,正言正行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3.家庭和谐温馨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坚实基础。父母之间少发生争执,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才能感觉到温暖和依靠。
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共进晚餐的中学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等不良行为。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的正常交谈变成对孩子的教育。不要当众教育孩子。
母亲往往在家庭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整整齐齐。不在乎穿多贵的衣服,用多贵的东西,关键在于把孩子大人都打扮的利利落落。
父母要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不偏激不固执,举止稳重,谈吐优雅,不给人盛气凌人的感觉,不要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的家庭和收入。
4.家教方向一致
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唱一和配合默契,一个“唱红脸”的一个必须要“唱白脸”,父母不要互相拆台、互相指责。
父母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不少在教育孩子上成功的父母,对待工作也是认真踏实、兢兢业业的。
5.陪“太子”攻书
每天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