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阆中市经济
阆中市新闻
阆中市小吃
阆中市地理
阆中市旅游
阆中市人口

改造县乡公路实施易地扶贫搬迁midd

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来源:无线阆中

大阆网诚聘:编辑、业务经理···

12月7日上午,阆中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大会听取了杨德宇同志代表市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成就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五年的工作进行安排和展望,一副美好的宏图愿景向全市人民徐徐展开,确定了我市未来五年的发展基调和新一年的工作步骤。

对于二O一七年重点工作安排,杨德宇说,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实现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宏伟目标,年工作十分关键。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南充及市委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五大行动”,狠抓工作落地落实,力争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6%,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10%。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01

二O一七年重点工作安排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补齐全面小康短板

解读两会强化“决战决胜”促脱贫

严格“双组长”责任制、“五个一”驻村帮扶、“三个一”工作调度,确保57个贫困村出列、1.36万人减贫。给予最强资金保障。整合安排各级各类专项扶贫资金5亿元以上,落实金融扶贫资金5亿元以上,加强资金使用监管,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

解读两会强化“基层基础”促脱贫

加强道路建设。完成省道线凉水至河溪段升级改造,改造县乡公路50公里,新建通村公路公里,建成河溪构溪河、天宫西河塘等渡改桥项目。

加强水利建设。推进五马水库建设,加快亭子口水库阆中灌区前期工作,抓好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整治病险水库34座,解决2万农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

加强配套建设。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户、危房改造户;启动千伏河溪输变电工程建设,完成99个村电网升级改造;新(改)建村级卫生室52个、文化室54个;健全完善电视“户户通”和广播“村村响”工程管理机制;切实提升农村通信网络质量。

解读两会强化“增产增收”促脱贫

搭建全覆盖平台。加强江天、江北、江东三大园区建设,推动肉牛、生姜、中药材、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加强品牌创建,逐步实现全市现代农业全覆盖。

培育全链条产业。探索“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支部+公司(专合社)+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机制,强化利益链接,抓好脱贫奔康产业园建设,引导农民适度规模经营,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支柱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稳定的增收致富渠道。

实施全方位服务。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切实维护农民权益;进一步培育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业专合社等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强化农资、农技和农业保险服务,推进农机和农艺融合,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解读两会强化“民心民意”促脱贫

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惠民政策,重点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在校学生教育补助等工作,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扶贫开发工作不仅要在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上着力,更要注重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使他们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只有让人民安居乐业,阆中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02

过去五年的成绩单

在88万阆中人民共同努力下,过去的五年,阆中风云巨变,拼搏奋进的脚步从未间断,这五年内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效体现为:

一、综合竞争实力显著增强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0.2%,全省排名上升到第65位;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亿元,增长2.2倍,跃居南充第2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7亿元,年均增长13.5%,增速五年均保持南充第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净增89.6亿元,达到.6亿元,年均增长16.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元、元,年均增长12.1%和16.6%,基本实现翻番;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亿元、亿元,年均增长14%、10.2%。全市经济发展稳中快进、稳中向好,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二、产业转型升级显著加快

旅游:复建了西城门楼、道台衙门、文庙等标志性景点,完善了景区配套功能,成功创建川东北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

成功举办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

阆中古城、天宫院作为蜀道申遗重要节点列入国家预备名录;

接待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达到万人次、79亿元,分别增长2.8倍、3.5倍,阆中旅游已成为嘉陵江流域旅游龙头。

工业:工业集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规上企业达到55户,食品医药、丝纺服装等形成集群态势,工业销售收入、入库税金达到.5亿元、2亿元,分别增长2.1倍、1.7倍。

农业:江天、江北、江东分区错位发展,肉牛、生姜、中药材、水果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社、家庭农场分别新增11家、家、家。

服务业:积极推进“互联网+”,建成电商孵化园,网上交易额达31亿元,荣获“四川电商十强县”;大力培育现代物流,新建集散中心3个,物流快递网点实现城乡全覆盖;外向型经济充满活力,获得进出口经营权企业21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达8亿美元。

三、城乡发展面貌显著改善

城市交通:广南高速、兰渝铁路建成通车,国道线一期、国道线改造基本完成,阆中机场续建重新启动,嘉陵江阆中港建设纳入省“十三五”规划,落下闳大道、嘉陵江三桥、绕城公路等一批主要道路相继建成,嘉陵江四桥及新区滨江南路即将完工,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8平方公里拓展到3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30万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9.1%。

农村交通:新(改)建宝马—洪山—朱镇、二龙—石滩—千佛等县乡公路公里、通村公路公里、路侧护栏公里;启动了天宫西河塘大桥等一批渡改桥项目,建成罗家滩东河大桥,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安全。

水利:解元水库竣工蓄水,新(改)建各类水利工程处;建成天柏、河溪集中供水站,实施农村人饮工程处,26万余农村群众喝上了安全水。老观、柏垭、千佛等集镇快速发展,新建幸福美丽新村个,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

生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7.8万亩,新增城市绿化面积万平方米,建成城市主题公园、广场28个;新区污水处理厂、第二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阆中古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金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盘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构筑了生态新屏障。

四、改革开放活力显著迸发

项目:储备重大项目0余个、总投资亿元,争取国省项目资金亿元;争取置换债券69亿余元,成功发行企业债券10亿元;创新PPP、EPC等模式,滚动实施重点项目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开放合作成果丰硕。签约0万元以上项目个、协议资金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7个,共到位省外资金亿元,加加食品、宜华木业等一批知名上市企业落户并建成投产。

五、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民生:减贫20户、人;完成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万平方米,改造危旧小区个、农村危房3.5万户;大力推进创业就业,新增市场主体1.6万余户、就业4.5万余人;发放城乡低保40万人次、5.8亿元,社保、养保、医保覆盖率分别达到80%、81%、%。

社会事业:新(改、扩)建学校63所,发放各类助学金4.6亿元,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医院七里分院等项目竣工使用,医院改革扎实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站式”报销机制全面建立,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切实缓解;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正月十六游百病”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社会治理:顺利完成“六五”普法工作,荣获省级法治县;不断加强市场监管,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深化“平安阆中”建设,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畅通信访渠道,疏解矛盾纠纷,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六、政府自身建设显著加强

自身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件,合并重组部门11个,编制39个部门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完成公车制度改革,持续用力正风肃纪,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件,“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加强。

过去五年,我们战胜了资源要素趋紧、社会风险加剧等严峻考验,谱写了团结奋进、追赶跨越的崭新篇章!

老板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求打赏

大阆网

20万阆中人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zhongzx.com/lzsdl/6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