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阆中市经济
阆中市新闻
阆中市小吃
阆中市地理
阆中市旅游
阆中市人口

四川美景阆中古城

点击上方蓝字四川人大方言免费订阅下集!

阆(làng)中古城,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千年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阆中古城“5A”景区总面积达4.59平方公里,古城核心区域2平方公里。截至年,古城已有多年的建城历史,为古代巴国蜀国军事重镇。

阆中古城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道贡院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邵家湾墓群、文笔塔、石室观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华光楼等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2月阆中市获得“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称号;年9月,阆中古城旅游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阆中商周属梁州。春秋属充国。战国后期,巴国灭充国并从江州迁都于阆中。

秦置阆中县,隶属于巴郡。汉阆中为巴西郡治,张飞镇守7年。

东晋阆中为北巴西郡治。西魏阆中为隆州及盘龙郡治。

隋改阆中为阆内,,为隆州治。大业三年,改隆州为巴西郡。

唐仍名阆中,为隆州治。五代及北宋、南宋,阆中均为阆州治。

明末清初四川设临时省会17年。顺治时期,四川临时省会设在阆中10余年。

民国元年(年),在阆中设川北宣慰使署。

民国二年(年),改为川北观察使署。

民国三年(年),改为川北道署,不久改为嘉陵道署,移治南充。

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阆中。

年1月8日,成立阆中县人民政府。

年8月,阆中被列为省直辖市,由南充市代管。

年9月,阆中古城旅游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阆中古城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东邻仪陇、巴中,南接南部,西连剑阁,北毗苍溪,距省会成都公里。阆中古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度。年均温度17℃。极端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4.6℃。常年无霜期天,年均日照.8小时,年均降水量.9毫米。

阆中古城是中华民族本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路史》注:“所都国有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而得名,乃阆中渝水(即嘉陵江古称)之地。”华胥是伏羲的母亲,伏羲的母亲在阆中,由是阆中与甘肃成纪、河南陈州就构成了伏羲文化的链条。

阆中古城风水文化独具特色。阆中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的中游,其由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系交汇聚结形成严密缰绕合护的形胜之地。“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其山川形势独特,山水城融为一体。其城市选址是按照中国古代风水学的理论为指导选择的,非常符合“地理四科”即“龙”、“砂”、“穴”、“水”的意象。在四川省旅游局制定的旅游总体规划中,已将其列为“中国风水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

阆中古城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至年,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指挥下,转战阆中三年之久。全县共有多人参加红军和地方武装组织,红军撤离川陕苏区时,有多人随队长征,其中女红军余人。据统计,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牺牲的阆中籍红军战士共7多人,其中红军女战士多人。至今仍留有中共阆南县委旧址、阆南县苏维埃旧址、保宁镇红军石刻标语群、阆中红军纪念馆等众多红色遗迹。

阆中古城“5A”景区总面积达4.59平方公里,古城核心区域2平方公里。古城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

阆中古城立于山环水绕的穴场吉地,其建筑布局,也严格遵循风水穴法规划布局。阆中山环水绕而择定的城市中心,建有中天楼,以应风水“天心十道”之喻。城内其余街巷,均以中天楼为核心,以十字大街为主干,层层展开,布若棋局。各街巷取向无论东西、南北,多与远山朝对,古城中大量的民居院落上千座,主要为明清建筑,歇山单檐式木质穿斗结构,鳞次栉比,青瓦粉墙,雕花门窗。院落或坐北朝南,坐东朝西,以纳光避寒;或靠山面水,接水迎山,以藏风聚气。

文章由四川人大方言原创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zhongzx.com/lzsdl/7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