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孔明舌战群儒,嘴上功夫与实力相得益彰,让我们至今依旧津津乐道。对于个人而言,口才好,自然是加分项。虽然老祖宗倡导的是讷于言敏于行,但在当今大争之世,能说会道,对于个人和组织,都是阐述自己理念的不错途径之一。
旅游目的地建构一套成熟的符合自身实际的解说体系,至关重要。
在猫叔的经验中,几乎没有见到过有任何旅游目的地能拥有自己的一套完善的解说体系,向来都是零碎的各说各话。
任何旅游目的地,都必须要形成有自身特色的趋近于完善的解说体系,才能旗帜鲜明地将自己推介出去,让天下人知你,道你!
阆中古城,至今,亦是没有自己的一套完善的解说体系。
如何建构阆中古城的解说体系,猫叔认为,这比做一千场面子活动来得更实际。面子式的营销活动可能带来一时的漂浮于水面的喝彩,而建构自身的解说体系,可能道阻且长,甚至吃力不讨好,但它却是里子的修行,带来的是功在千秋的福报。猫叔亦知道,这需要经管旅游的一把手具备相当优秀的格局与眼界。
主席诗云: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以下是多年前,猫叔为阆中做全案策划时,提出的阆中解说体系,基于风水文化底蕴,发散而得。至今,阆中依旧徘徊在建构解说体系的路上。但猫叔始终坚持,阆中应该以“书香”为统领,帅阆中之言说。
由于资历经历等原因,以下一家之言,不足之处,在所难免。
1、对外宣传解说体系
目前,阆中对外宣传解说体系有路书,宣传册解说体系,tvc解说体系。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导游解说体系的建构。
2、导游解说体系
当下的阆中导游解说体系各自为战,没有将多种文化融会贯通于风水文化。处于一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境地,故而,要将阆中导游解说体系围绕风水文化,建构起来,在导游解说体系的基础上,统领对外宣传解说体系。
导游是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大使,导游的水平的高低,几乎决定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的好恶。很多旅游目的地不注重导游队伍的建设,更无需说注重建构一个完善的导游解说体系了,这是令人叹息的事情。
阆中古城的解说体系,主要从山、水、城、饮食等几个方面,来建构。
(1)、山体系
围绕龙脉,砂山,案山等三山自然与人文景观,建构解说体系。
先解说龙脉之意象——
蟠龙山是阆中的主山,是阆中山川形势的依靠,并从近至远(小蟠龙—大蟠龙—陈家坡—盖阳山等),形成连绵不绝的龙脉意象,阆中古城便是这龙脉的聚合之处。
在阆中地理上,蟠龙山系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大,它与同时来自大巴山脉的方山山系和龙山山系,共同构成了阆中北部的天然屏障,阻挡着北部的寒风,迎纳着南部的阳光和暖湿气流,为阆中形成了良好的气候。妙极的是,在景观上,蟠龙山衬托着阆中,层次丰满,景象深远,气势磅礴,美不胜收。
龙脉之下以滕王阁,蟠龙山森林公园及巴巴寺为主。
滕王阁地处阆中北偏西,是《周易》后天八卦乾卦之位,即天门处。易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乾为天,为纯阳。
滕王阁的解说体系以周易乾卦为中心,结合风水知识,介绍龙脉之昆仑山余脉大巴山、滕王生平,滕王为什么来阆中?来阆中都做了什么?阆中滕王阁和江西滕王阁的区别与联系等。为什么同是滕王阁,都是唐高祖李渊第22子李元婴建造,南昌滕王阁举世皆知,而阆中滕王阁虽有杜甫题诗,却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杜甫与王勃,是不是又有可以延伸的奇妙故事?
猫叔认为,这些问题,阆中不得不细细考虑。
巴巴寺地处阆中北、偏东,北为玄武,为《周易》后天八卦坎卦之位,坎为水,阴阳皆失其位。
玄武主色为黑,东西方神话共同记忆中的大洪水,造成了人类记忆最初的伤害,故而玄武黑主忧伤压抑。
巴巴寺的解说体系以周易坎卦为中心,结合伊斯兰教的宗教知识与中国风水文化知识,介绍伊斯兰教教义,派别,巴巴寺的创立,缘由,发展历程,巴巴寺建筑风格的中西合璧因由等。
对于巴巴寺,阆中现在的解说体系,几乎可以说还是单调的,苍白的。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从十字军东征到现代社会,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仇杀,表现为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中东伊斯兰世界的种种颜色革命、恐怖袭击,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等造成国际社会的压抑惊恐等,另外有中国面临的疆独,东突恐怖主义威胁等,亦可从中国的宗教政策,谈到中国穆斯林的发展,比如哲合忍耶的穆斯林文化研究,穆斯林文学等等不一而足。
万事万物皆是相互联系的。
跳出巴巴寺说巴巴寺,才能带来一种言说的新气象。
不是吗?
再解说砂山之意象——
阆中前后左右环抱的群山,与龙脉相互呼应、烘托。阆中以东的梁山、七家山、大像山等与西部的西山构成了“左青龙,右白虎”的格局。基址之前隔水的案山,案山前的远山构筑了重重叠叠的朝山。
锦屏山是阆中的案山,构成阆中古城前第一道屏障和独特的对景景观。
锦屏山之后的印斗山、金耳山等,则组成了层次丰富的朝山(黄华山等)系列。
砂山东为青龙,为震,震为雷。东北为艮,艮为山。东南为巽,巽为风,主聚财顺心。
东砂山、东北砂山及东南砂山,动静结合,以江东湿地、灵山风景区(地户)、大佛寺(水口)、状元洞等景点为主。
砂山西为白虎,为兑,兑为泽,西砂山及西北以生态湿地为主,介绍风水中的天人和谐、天人合一理念。
案山以锦屏山、红军楼展开。
案山南偏西,西南为坤,易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为地,为母,纯阴。
坤卦解说锦屏山(文武双全,与贡院结合)。
南为离,离为火,南为朱雀,主红色,以红军楼(辅之魁星楼)红色文化为主景点,解说阆中将军之乡的风水因由等。
整个山体系,以白塔为视点,开始切入,逐一而去,山体系的“泡山”之风水解说体系便告完成。
解说完以上龙脉,砂山体系,要以高山俯瞰之势,辅之于解说阆中的穴与向。
第三解说穴之意象——
阆中古城中心的选定,即点穴,充分体现风水“穴”的意象。
阆中古城中心点即中天楼所在位置,古城的营建便是以中天楼为中心而延伸开来。
最后解说向之意象——
阆中古城周围地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风水“向”的意象。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迎接南上的湿润水汽,形成良好的小气候。
(2)、水体系
结合风水文化知识,主抓嘉陵江的文化发掘。
风水理论认为:“吉地不可无水”“地理之道山水而已”。
首先,从大风水之水论起,水对生态环境即“地气”、“生气”至关重要。
凡耕渔、饮用、去恶、舟楫之利以及调节小气候,莫不仰望于水。风水家相地重水,是出于交通和设险。相土重水是考虑防水害。选址于河曲,且以水流三面环绕缠护为吉,谓之“金城环抱”这种形势又称“腰带水”。
其次,要以风水的“水法”解说阆中,长江一大支流嘉陵江迂曲于阆中而经其三面,正形成大聚结,“千水成垣”和“金城环抱”之势。嘉陵江水滋润着肥沃的土地,调节其气候,形成良好生态。古人称有“丝盐之利,舟楫之便,可以通四方商贾”“隐然有大国之风”。另外阆中水质“味淡而甘”,“知味者尤称焉”。这里出产着中国名醋之一(阆中保宁醋)。
第三,要以风水文化知识,解说嘉陵江以及嘉陵江上的水上娱乐项目等。
比如白天的水上摩托艇比赛,主动,为阳,而水为阴,阴阳和而万物生。夜游的画舫,乌篷,大佛寺钟声,桨声灯影等,主静。昼游和夜游嘉陵江,动静结合,阴阳协调,可以让让游客调节身心,修身养性。
具体风水解说体系,视嘉陵江产品开发而定。
此之谓“泡水”也!
(3)、城体系
首先,解说中国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布局。
围绕“天人合一”“中轴线”“面南而居”等风水理论从大局面上,解说中国城市营造之风水理论。
其次,解说阆中古城的营造风水理论。
从“中天楼”解说开始,城内街巷皆以中天楼为核心,以东西、南北“十”字形交叉的大街为主干,沿东西方向展开,呈棋盘式方格网布局,街道南北长而宽,东西短而窄。大街直,小巷曲,大小相连,路路皆通。汉唐以降,以“中天楼”为中心还分布着保宁府署、川北道署、文庙、武庙等衙署机构和宗教文化建筑,符合风水“京都以朝殿为正穴,州郡以公厅为正穴”之说。依照风水格局,东西、南北取向的街巷多与远山(蟠龙、伞盖、玉台))朝对,而南向主街则以锦屏山为对景山,锦屏山之后的印斗山、金耳山等,则组成了层次丰富的朝山(黄华山等)系列。
第三,解说阆中古城的城市功能分区与风水理论的关系。
阆中古城汇聚于县城东南,处于“巽卦”方位,符合东南生气聚财的原则。水运的畅通促进了商贸往来、文化交流、宗教传播,使城内街巷逐渐组成了不同特色的区域:华光楼商贸区(上华街、下华街、大东街、下新街、上新街、县学坝街、管星街)主要位于城东南、科举文化区(包括学道街、北街的清贡院、北街的县文庙、田家巷、武庙街、状元街)、古民居文化区(米粮市街、白花庵街、笔向街、屏江街)、回族居住街区(礼拜寺街、南街、西街、双栅子街)等。
第四,解说古城民居建筑布局形态与建筑风水理论。
阆中现有90余条古街巷和上百座古宅院都是背山面水。东西街道多而长,南北街道少而短,既满足了良好的朝向,又使建筑高低错落,层次丰富,视野开阔,通风良好。街道的色彩搭配,即建筑色彩中的冷暖色运用,亦依据风水的阴阳属性而定,暖色调为阳,冷色调为阴,建筑布局之间的采光通风,亦有阴阳之属性。
阆中传统民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众多的民居建筑,既有历史文化价值,民俗研究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阆中民居在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上都有明显的中轴线,平面形式多为庭院式或廊院式,单独一个院落可成一户,也可沿中轴线布置数重院落,形成了多样性的空间组合。中轴线上多布置堂屋、神龛、敞厅等主要房间,但轴线之外则用厢房、连廊、围墙等次要建筑根据具体情况围合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四合院,构成较为内向的建筑空间。
民居建筑密切结合环境,注重景观效果是阆中民居的显著特点其重要手段,就是利用出檐深远的屋面在,敞厅和堂屋四周形成较宽的柱廓形成了联系室内外的过渡空间,也使得敞廊敞厅和院落融为一体,由于阆中的平面布局大多为独院或多重院落,所以庭院就成为住宅中调节整体环境的重要因素,大小庭院甚至小的天井都做绿化处理。
第五,解说塔、阁、亭、楼配置与风水理论
根据风水理论,水口间宜建台立塔、设佛祠。城东南的“阆苑第一楼”华光楼,与锦屏山和黄华山对峙形成“气口”的南津关隔江相望,成为南来北往于古金牛道、米仓道上的重要标志性景观建筑。文峰塔、魁星楼筑于县城下水口山上,既增高增势,又象征文运昌盛,另有唐时的大佛寺。另外,在城西北水来处,即天门,有玉台观、腾王阁、望水寺等,依风水而建,为山水增色,与塔山遥相呼应,丰富了城市天际线,点缀了风景,特别是成为人们进出阆中的可识别性标志。从景观建筑学上看,精心设计,古今相通。
(以上关于阆中古城的城市布局,参阅了资料,在次感谢原作者)
(4)、饮食体系
阆中饮食,尤其是各种特色小吃,要从风水的层面进行解说。
比如——
张飞牛肉。
从张飞的性格、牛肉的属性,两个方面展开,结合阴阳五行,来进行风水解说。张飞是多汁型人格,刚烈有过,柔和不足。属于金命和火命。人性的弱点导致他身首异处。
牛肉也是属阳,属火,咀嚼起来,生猛刚烈,很有嚼头。
张飞牛肉,对于那些命中缺金缺火的人来说,是上佳选择。对那些阴柔过度,刚烈不足的人来讲,也是必选之物。
羊杂碎。
羊,性格温顺,属阴。羊杂碎用的是羊的五脏六腑肠,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也。羊柔弱,水命木命,适宜那些脾气暴戾的人适用。
蒸馍。
蒸馍,伊斯兰回民之物,伊斯兰从古至今,都是一个讲究斗争哲学的宗教,教徒性格激烈,舍生取义,为一个目标,不惜肝脑涂地。
而蒸馍,却是温柔的,一个刚烈的教派,来到中国,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下,以蒸馍的形式,缓解了宗教信仰血液里的斗争细胞。
……
饮食解说体系,从食品的寒热属性,中医药理,养生保健,阴阳五行(五味、五行、五脏、五肺、五色、情志)等方面进行风水学的解说,形成一套饮食解说体系。
终上所述,挂一漏万。
想要建构阆中完善的解说体系,任重道远,需要充分调动所有人的智慧,发挥每一位阆中旅游人的聪明才智。
总之——
猫叔至始至终认为:
旅游目的地解说体系的建构,不是儿戏,而是事关旅游目的地形与象的重大命题。
它值得我们用心去做,做好,做扎实。
猫叔
第十流旅游策划师
作为一个旅游策划师编剧导演,
猫叔或许成不了专家、学者和大咖,
但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接地气,就是他的范儿,
除了他,你也许很难见到如此飞扬跋扈的“猫论”策划了
长
按
关
注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知临道
专注旅游景区创意策划和影视制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