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阆中市经济
阆中市新闻
阆中市小吃
阆中市地理
阆中市旅游
阆中市人口

阆中中学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十五年

5月12日上午,阆中中学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15年座谈会在阆中中学古城校区召开。本次座谈会旨在总结学校办学成果,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凝心聚力迎接教育改革新挑战,聚精会神夺取学校发展新辉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毅,市政府副市长易良,市政协副主席张昭萍,市教科局全体班子成员,各教育督导责任区主任,阆中中学老领导、班子成员、各处室负责人、教师代表,新闻媒体代表等共计40余人参加了会议。

周毅代表阆中市委、市政府,向阆中中学全体教职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亲切的慰问,向长期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从阆中中学的发展历史、辉煌的办学业绩和对未来发展的希望三个方面发表了重要讲话。回顾过去,千年学府见证了岁月沧桑。阆中中学近代以来虽几经变迁、数易其名,不论是前身崇实中学,还是建国后的省立阆中中学、川北区阆中中学校、四川省阆中中学校,不论是年全县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还是年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国家级示范高中、年全省首批一级示范高中,都在阆中教育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辉一页。立足现在,国家品牌书写了时代华章。年以来,阆中中学人凭借着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和一往情深,站在“国家级示范高中”的新起点上,续写了阆中教育新的发展篇章。学校始终秉承“精诚·团结·奋起”的团队精神,着力坚持改革创新,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展望未来,质量强校之路还任重道远。教育是国计,更是民生;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盛则百业旺。阆中中学作为阆中教育的排头兵,对内代表的是阆中教育的品牌,对外展示的是阆中教育的形象,理应成为阆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引领阆中教育不断砥砺前行,真正成为“现代化示范性综合高中”。

易良在讲话中指出,我们既要看到阆中中学发展的辉煌和优势,又要看到努力的方向。他希望学校全体教职工继续发扬“精诚团结、攻坚克难、勇争一流、敬业奉献”的教育精神,聚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主业,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提振精神,再创辉煌。

张昭萍在座谈会上表示:“心有‘三感’(感情、感谢、感恩),难以忘怀”。她鼓励大家既要有创新机制的勇气,又要有责任担当的意识,还要有博采众长的胸怀;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龙头”为担当、以高考为导向,加强家校合作,细化学生关爱,注重学校宣传,推动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

陈伟在讲话中首先表达了对阆中中学近千年悠久而厚重的办学历史的崇高敬意。他指出,千年学府与千年古城一脉相承,不可分割。他表示,市教科局一定尽力协调各方力量,多措并举,从教育技术手段的更新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助力阆中中学新发展。他希望,全校师生一定要坚定必胜的信心,唱响质量提升主旋律,续写阆中中学持续发展的新辉煌。

市教科局党委委员、阆中中学校负责人张平,从“凝聚共识”、“传承精神”、“续写荣光”三个方面做了工作汇报。他说,阆中中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作为阆中中学教育人,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和担当精神,要有危机意识和奉献精神,要有品牌意识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要有引领意识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续写学校辉煌发展新篇章。

阆中中学老领导王尚益、蒲兴勇、赵书远分别从创“省重”、创“国重”以及“国重”成功创建以来学校的发展等不同侧面,回顾了学校的办学历程,总结了学校的发展成绩。教师代表阎小勇、吴超分别从教学、教师职业担当等方面,表达了自己对学校、对管理的认同感,对教育、对教师的归属感。保宁教育督导责任区主任岳大辉从阆中中学对片区学校尤其是薄弱中小学校的结对帮扶、城乡中小学师生对阆中中学办学质量的认可和肯定等方面发了言。

会议由阆中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廖茂荣主持。

全体参会人员会前一起观看了阆中中学办学成果展示片《千年古城·千年学府》。

会后,全体参会人员在学校晨风雕塑下合影留念。

据了解,阆中中学老校址是宋仁宗庆历四年(年)诏令创立的“阆州州学”(据明嘉靖二十二年《保宁府志·儒学(卷三)》),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办学历史。自年5月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以来,学校在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下,始终秉承“精诚·团结·奋起”的校训和“培育人才树国基”的办学宗旨,坚持“三个千方百计”的办学方向,精诚团结,务实求真,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发展,为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何进)

附件一:

千年学府谱新篇多元和谐育英奇

——阆中中学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15年发展纪实

年5月,阆中中学顺利通过了四川省“国家级示范高中”评估验收,成为四川省首批23所“国家级示范高中”之一。从此,这所宋仁宗庆历四年(年)诏令[1]创立的千年学府,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十五年来,在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阆中中学人秉承“培育人才树国基”的办学宗旨,坚持“三个千方百计”的办学方针,精诚团结,务实求真,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发展。

一、千方百计地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发展环境

阆中中学人抢抓历史发展机遇,积极争取国、省项目资金1.98亿元,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完成了改建、扩建、新建工程,升级了设备设施,学校办学条件跻身省内一流。

1、古城校区改扩建工程。完成了古城校区改扩建工程,校园占地面积增加了近30亩,校舍面积增加了40%以上。

2、职教校区改扩建工程。完成了职教校区(江南职中)一、二期改扩建工程,校园占地面积由过去的24.6亩扩至亩,校舍面积增加了70%以上,设备设施达到省级重点职中标准。

3、七一学校建设工程。抢抓灾后重建机遇,争取中央“特殊党费”等灾后援建资金1.2亿元,建成了新城校区(阆中市七一学校),一所占地亩,校舍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学校拔地而起。

二、千方百计地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学校声誉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阆中中学人坚守“尚仁·益智”办学理念,继承“质量立校”传统,发扬“精诚·团结·奋起”精神,在“追求卓越,比肩一流”的道路上精彩纷呈,用一个又一个“突破”告慰父老乡亲。

4、卓越的名校品牌。年5月,学校成为南充市第一所通过“国家级示范高中”评估验收[2]的学校,是四川省首批23所“国家级示范高中”之一,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首批一级示范高中。

5、增值的品牌价值。依托名校办职教,让举步维艰的职教校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年11月,职教校区通过了四川省重点职业中学的评估验收,成为当时南充市内仅有的三所省级重点职中之一。

6、创新的办学体制。多维外国语学校异军突起,其“全面发展,凸显双语”的教学特色、品牌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高中“仁智班”以“仁”育人,以“智”导学,高考质量显著,声名远播。

7、“劳动实践”全国推广。年5月10日《中国教育报》专版报道阆中中学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工作经验,教育部等三部委专门发文推广[3],其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被众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推广运用。

8、“综合高中”魅力绽放。在全国率先实践探索综合高中办学,其经验被《中国教育报》年8月29日专版报道,称其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尤其是综合高中发展”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案例和推广的样本。

9、建言献策中南海。年2月4日,时任校长赵书远同志作为全国基础教育界七位特邀代表之一,应邀参加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座谈会,就我校综合高中办学经验向总理作专题汇报。之后,该实践经验写入此《纲要》[4]。

10、连年高考创辉煌。2人夺得南充市高考第一名,27人分别夺得阆中市高考文、理科第一名;20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其中,近五年考入清华、北大人数超过南充市内其余县级中学同期总和[5]);至今连续五年本科上线超千人;周边县市学生慕名前来就读,每年都有多名学生考上理想的大学,其中有4人(仪陇的敬挺、唐中华、苍溪的王超、蓬安的王爱军)考上了清华、北大。连续13年获得南充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价一等奖,获南充市高中教学质量特殊贡献奖。

11、北京大学的垂青。学校是四川省首批(7所)、南充市第一所获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6]资格的中学,也是川东北片区唯一一所连续三年获此资格的中学。

12、清华大学的青睐。年,学校被清华大学授予“生源中学”称号,成为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学校。

三、千方百计地不断提升教职工的素质和能力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阆中中学全面实施“名师”“名校”战略,走出去,请进来,学校办学内涵更丰富,教师专业发展更清晰。

13、卓越的教师队伍。学校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育专家、特级教师5人,硕士研究生毕业26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人,高级教师人,省、地、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近人。

14、丰硕的科研成果。科研成果获国家、省、地市级奖励18项,其中,“综合高中”课题成果被阆中市人民政府授予阆中市第七届科技发展突出贡献奖,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四川省第五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被教育部授予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普教成果最高奖项)。教师每年在国家专业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在省、地级上示范课20余堂,参加课堂教学竞赛获省、地级等级奖近30余人(次)。

15、突出的精神文明。9年被中央文明办表彰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成为阆中市属各行业中第一个国家级文明单位。同时学校还获得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四川省最佳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样本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9+3”免费中职教育优秀学校等等荣誉称号。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在新的历史时期,千年学府阆中中学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雷厉风行的作风培养管理队伍,以踏石留印的坚定抓实常规管理,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推进课堂改革,以永不言败的斗志致力于实现“建设现代化示范性综合高中”的办学目标,为推动地方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见明嘉靖二十二年《保宁府志·儒学(卷三)》。

[2]四川省“国家级示范高中”评估组专家一致认为:“阆中中学的办学模式和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特色鲜明。其办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对县市一级中学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为农村示范高中的发展模式提供了示范借鉴意义。”

[3]教育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意见》(教财[]6号,年9月8日)。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第五章“高中阶段教育”:(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5]国家的高考惠民政策包括有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四川省“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全省共68个,南充市有嘉陵区、仪陇县、阆中市、南部县),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为我省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革命老区、艰苦边远地区(共个县、市、区,南充市有嘉陵区、仪陇县、阆中市、南部县)。

[6]北大招生办四川招生组负责人向媒体表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重在引领教育改革方向,充分体现北大的办学理念和选才特点”,“阆中等农村、贫困县中学入围,是因为这些中学办学同样认真、学生非常勤奋、校长也值得信任,所以,北大认为应该尽可能地为这些中学的学生创造机会。”

附件二:阆中中学办学成果展示片《千年古城·千年学府》

长按







































呼和浩特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专家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zhongzx.com/lzsjj/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