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年“十佳教育工作者”系列(5):
杨帆:千年书院筑梦人
胡琪涛何进
清晨,每当第一抹晨曦染红锦屏书院高大的门楼时,总会有一位中年男子健步跨进阆中锦屏书院古老的大门,匆匆穿过梅园、旱船、桂园、榕园,一路向后山高中教学楼走去。他,就是这座千秋书院滋养成长起来的高中历史教师杨帆,从高中班主任到历史学科教研组长,到高中年级主任,一直干到现在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一路播撒希望,一路追逐梦想,一路收获成长:
?年,杨帆被评为“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
?年被阆中市人民政府表彰为“优秀教育工作者”、被教科局表彰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
?年被阆中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优秀教育工作者”,被市教科局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年荣获四川省首届“名师工程”名师称号;
?年被阆中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优秀教育工作者”;
?被阆中市委、市政府表彰为“高考突出贡献先进个人”;
?年教师节,杨帆被阆中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十佳教育工作者”。
筑梦讲台,良师懿德人称颂
杨帆老师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和担任班主任二十六年来,深知老师的“德”与“才”可以通过三尺讲台,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乃至几代人的成长。因此,他善于用其纯洁心灵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不断唤起学生们的自尊和自爱,构筑起他们的精神大厦。课堂上,他是学生的严师;课堂外,他又是学生和蔼可亲的朋友。他主动和学生建立宽松、民主、平等的互动交流氛围,激发他们的情感,不断坚定其学习意志,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杨帆谨记他的老师说过的话:
学生可以原谅你的严厉、苛刻,甚至吹毛求疵,却不能原谅你不学无术。
他以此为座右铭,牢记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就要有全面的学识素养。同时必须以“终身学习”为教育理念,才不辱人民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杨帆作为历史教学的行家里手,以其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受到同行的广泛好评。在四川省历史教学领域享有较高的威望。他设计的公开课《外交关系的突破》,在年收入四川省《名师教学案例丛书》,在省内外推广应用。论文《话说秦长城》被《中国教育与教学论坛》一书收入,《中学文科学科间之渗透解析》被《中学文科》杂志选中,《高三历史复习要抓住“阶段性特征”》年发表在《四川教育》第10期,《清朝保宁府的历史价值探索》年发表在《四川教育》第12期。
在杨帆看来,一名好老师还要有担当的精神。担当意味着奉献。杨帆认为,一名受学生和家长爱戴的教师,他肯定是热爱教育事业的,不求名利,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虽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却本着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的职责,依然拥有无限的骄傲与自豪。
担当还意味着在教育教学中敢于创新。杨帆在历史课教学实践中,大胆运用课件式、项目式、情境式、案例式等新型教学方式、方法,引导青年教师通过问题串、课件群等手段,把抽象的历史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并完成知识的情境化、关联化、内构化过程,促进学生基本历史素养的提升。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模式,逐步建立起“以学生个人展示为中心、以问题互动探究为中心、以小组合作交流为中心”的新型模式,真正实现了从遵从教科书的被动学习到自主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辨析拓展问题的全新转变;实现了从单纯的知识技能学习到综合知识运用和基本素养提升的重大转变。
春播三千圃,秋收万颗子。年高考,杨帆所教学科班平均成绩获全市第一名,学生王茜高考总分位居阆中第一、全省第25位;年高考所教班本科上线率98%;年高考,王佳、朱成凤的高考总分名列阆中市第一、第二名,双双进入南充市前15名;年高考,孙淼获得阆中市高考总分第二名。
筑梦班级,爱心教育润心田
多年来,杨帆一直坚持做“有梦想的班主任”——胸怀理想、满怀激情和诗意。他一方面把自己崇高的理想珍藏在追梦行动中,另一方面又把爱的种子播撒在历届学生的心中。他非常重视“主体性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培养“独立的自我”意识,他主张独立的人格应该受到尊重。他积极创建书香班级,在历届班级的教室后面设立“读书角”,配置书橱,并保障班级藏书不少于一百册;他指导班委建立学生阅读个人档案卡,记录学生的阅读内容及成效;他利用每日晨读时间开设5—10分钟的听说训练,让同学们轮流上台,交流课外阅读的经验;他还定期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辩论会、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成为塑造孩子灵魂的基石。最终他作班主任的班级高级7班、高级8班均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班集体”。
杨帆深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针对不同的学生,他有着不同的“爱”法。他更“宠爱”后进生,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高级8班学生房鑫,因入学成绩差产生自卑心理,一度有放弃学业的念头。通过杨帆老师耐心细致的关怀与鼓励,他终于重塑信心,投入学习,拼搏三年,高考以分的成绩考上了西南财经大学,在得出通知书时,他饱含热泪对杨老师说:“您是我的再生父母,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他博爱中等生。
杨帆认为,中等生往往是教师容易忽视的群体,只有老师始终如一的尊重、理解、信任、关爱他们,才能体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愉悦。他严爱优等生。高级8班学生董佳在高考前母亲突然去世,这一飞来横祸,对一个品学兼优还不满18岁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在她奔丧期间,杨帆老师突然来到她的家中,董佳见到老师的前来,一下子扑到他怀中放声痛哭。此时师生哭在了一起:“董佳,我亲爱的娃娃……”丧期结束后,杨老师把她接到自己家中,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一个月后,董佳脸上有了笑容,学习更加努力,最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传媒大学。
筑梦团队,“传帮带引”挑大梁
作为当代教育的筑梦人,要为别人照亮道路,首先自己必须发出光芒;要为他人点亮梦想,首先自己要储备足够的能量。为了把准教育发展的脉搏,杨帆在理论学习、教育课题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他参与的主研课题《城镇学困生行为归因与解困导学策略研究》(—年)获阆中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参研的教育科研课题《“三·三·五”问题导学模式实践与研究》(—年),组织初高中历史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三·三·五问题历史学科导学案》系列,主研的教育微型课题《中学理想课堂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年)获南充市教体局二等奖;主研教育科研课题《中学生学习潜能开发策略研究》(—年)已获南充市教科所一等奖。他主持的教育科研课题《“三·三·五”问题导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年)的研究工作,预计在今年底完成结题鉴定。
因学校规模迅速扩张,大批师范院校刚毕业的大学生匆匆走上讲台,给校本培训带来巨大压力。在教师培养的“传帮带”中,杨帆勇挑大梁,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以身为范,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引路、铺路,影响和带动青年老师们智慧成长。他先后指导青年教师李永发、庞琼华、王一何、高美峰、孙刚、马丹等多名青年历史教师,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中学历史教学活动,切实提高课堂互动活动的效率,同时提升其班级管理的水平。经过多年努力,上述老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都明显提高。高美峰老师年获南充市课改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年再获南充市有效课堂展评一等奖;李永发老师年获南充市有效课堂说课比赛一等奖,现担任高三文科综合组组长;王一何老师年获阆中东风中学校第二届课改优质课竞赛二等奖,年被评为阆中市“优秀班主任”;马丹年获“南充市教学大比武二等奖”;庞琼华年获得“南充市有效课堂展评一等奖”,现任高中二年级备课组组长。这些老师所教的班级在历届高考中的历史教学成绩均名列全市前茅,获得社会及学生好评。
筑梦东中,聚焦主业抓质量
杨帆作为管理教学和教研的副校长,他坚信“改革是学校做大做强的助推剂”。助力学校发展,既是一名副校长的本分,更是杨帆个人的职业梦想。
他强力推行学校“三·三·五问题导学”高效课堂模式,以问题导学为核心,深化课堂改革,化“被动”为“主动”,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川渝等地产生了巨大反响。重庆渝中区教师进修学校、南充高中、嘉陵李渡中学、西充晋城中学、壁山来凤中学、四川德阳中学、四川仪陇中学、南部中学等50所学校领导、教师多人次来校交流学习。杨帆还积极参加“送教下乡”,先后到阆中二老、柏垭、思依等多个片区,指导山区中小学青年教师的教学、教研及课改推广工作,有效地促使了大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年杨帆在山东“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作《理想课堂是师生守望相助的学习体验场》主旨发言,受到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得到新教育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的高度评价。通过全校师生多年的努力,学校的办学质量、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显著提升,学校多次被省、南充市、阆中市评为“课堂教学先进集体”、“课堂教学改革示范学校”,“三·三·五问题导学模式”课题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研课题二等奖。
高三工作是社会杭州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