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阆中民俗大杂烩"免费订阅
年赵紫阳当总理时号召全国搞“贸易中心”,阆中百货公司便准备将原天上宫街三大套古院落构成的仓库改建成批发零售为一体的贸易中心,由我来总设计。杨家、李家、舒家大院由于是百货仓库,故躲过了文革时破四旧的劫难而幸存了下来,保存得相当完好,几乎成了古城中唯一完好的四合院。是典型的明清民居格局,而几套院落各具个性,均讲究风水,堂屋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其余干变万化、结构巧妙、布局合理、别有天地。不失为保护完好的能代表一定历史时期特色的建筑物。
天上宫街杨家、李家、舒家大院还原示意图
它的门窗,全是各式图案的格子雕花,做工精细、造型奇丽、风格独具,给人一种古色古香之美。不失为一份保存完好的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这院子是很有历史价值及科学价值的文物;是一件现今所存不多的艺术品。基于此,我的维修设计方案是尽量保存原有样式与特色,使其不受损害,只修烂补色,再加风格一致的货柜货架。再后便是商品上齐,开张大吉、人山人海、盛况空前,营业、额直线上升,比前翻了几番,也得到了县委李慎宽书记的肯定与赞扬。
可是过后不久,有人发难,准备拆除所有门窗,理由是一眼看穿,才好卖货卖钱。当时负责修缮的闵施工尚有常识,觉得损坏可惜,急告于我。我很气愤,觉得这么好的东西将毁于一旦实在可惜。一方面我叫闵施工暂时拖住不忙动,另一方面立即向上反映,层层找领导,先商业局,再财贸部,再县府县委,因李慎宽书记不在,便给调研科李文明科长反映,他答应即时报告李慎宽书记。我又找文管所张启明所长和有声望的老学者戴则民等,我说:“这古院式商场也有先例,比如上海城隍庙商场。我们这古院商场将是四川唯一的,那是成渝二地的高楼大厦不能比的,一经拆了将无法补救,实在可惜。”
网络图片与本文无关
后来文管张所长找到县委办杨承祜副主任、人大常委安天泽副主任,戴老也找了政协领导,大家一致认为不该拆,而且他们也呼吁反映,最后李书记指示不能拆,并有两点具体指示:①现有建筑并不影响营业,②扩大营业额应从服务质量、产品适销等方面想办法。于是李文明科长传达给财贸部,张伦部长亲自到商业局打招呼,商业局长又电话通知不能拆,看来似乎不拆已成定局,我暗自庆幸终于保下来了。
然而事情急转直下,据说主张拆的人找到李书记,李书记责成侯副县长领头由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四大家组成调查组,处理此事。其结果还是要拆。我立即又去找李慎宽书记,县委办杨承祜主任挡住了我说:“文大,你不要使李书记为难了,你想,这点事动了整个上层四大家,人家都说要拆,李书记也很为难。”话说到如此,我也只有打退堂鼓了。据说这副县长后来是给李书记汇报了的,说:“拆了后比原来还好看”!
网络图片与本文无关
叫我能说什么呢?我哭笑不得。思忖:他知道什么叫好看?他们除了认得几个字外,连历史地理也没学好的人,知道什么是好看不好看?我一年四季,天天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一二点,都在专门研究“好看”的人,却不知道什么叫“好看”,岂不可悲!再后若干年的情况更令人心痛,陆续又拆了不少古建筑,后来想这也是历史局限,当时是年,人们都在为温饱而奔忙,顾不到什么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年中国才参加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年首次批准中国的六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当时的情况可想而知,小小一个偏僻县城里的小民人微言轻。随着时代的发展,保护古城已形成共识,当时在李慎宽书记的领导下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而成功,这也是对阆中人民的最大安慰与贡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