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防治月
每年的10月,
是“乳腺癌防治月”
“粉红丝带”作为国际性标志,
传递“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理念,
旨在唤起女性对乳腺癌的警惕,
提高女性对乳腺癌的预防意识。
而中医药辅助加强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期超七成!
10月25日,花城广场,一群衣着艳丽、中气十足的女性在高歌舞蹈,如果不是她们胸前都飘扬着一条粉红色的丝带,没有人会想到这些可爱、积极乐观的志愿者是罹患乳腺癌后的康复者,而且是平均康复期超过10年的患者。
十月,是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月。
医院乳腺科联合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和广州市越秀区和友苑粉红丝带协会,在花城广场举办了“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月”大型公益活动,医院副院长史俏蓉、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广东省中医药局医政处处长陈铁宏分别为活动致辞。
各位领导提出应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与“治未病”的优势,为乳腺癌的康复乃至预防领域大胆探索,鼓励公益活动走向企业和社区,向广大女性送福利。
爱心企业UPS公司亦为越秀区和友苑粉红丝带协会,捐赠二十万元作为协会公益基金使用。
我们用温暖的行动,
宣传和倡导
“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理念,
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携手,
关爱女性健康,
捍卫女性健康,
让更多的乳腺疾病患者
重新拥有健康、美丽的姿态。
重新回归幸福的轨道。
坚持公益救助
传递生命热度
▲医院副院长史俏蓉致辞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致辞
▲广东省中药局医政处处长陈铁宏致辞
▲宋庆龄基金会蔡延钊秘书长代UPS公司为广州市越秀区和友苑粉红丝带协会捐赠公益善款
▲在场领导与嘉宾合影,共同为粉红丝带公益活动点赞
医院乳腺科作为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为女性同胞们的乳腺健康保驾护航,在广场上讲科普,引得整个广场上的人都驻足倾听。医院医院乳腺科许锐主任为大家带来《病人口中的“她们说”都是对的吗?》的科普演讲,击碎在乳腺癌病人中的一些“她们说”。大家一般认为得了乳腺癌“保命”就不可以“保乳”。但是会上许锐主任指出这是“认识误区”。现有大数据显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似乎比乳房切除术还“保命”,这个结果似乎与我们的常识相背,但多个大数据的结果确确实实显示了这一点。背后的原因有专家分析是放疗激发免疫功能所致,也有专家分析可能是保乳患者的长期“正面”情绪保证很好的免疫功能所致,不管怎么说“保乳”也“保命“。会上,许锐主任公布了医院乳腺科4个病区的乳腺癌年平均保乳率在50-60%左右,接近欧美国家水平;还强调早筛早诊对提高保乳手术率的重要性,越早期,越能保乳成功。医院超声科主任张建兴则普及了《防微杜渐——乳腺筛查的必要及方法》,使乳腺癌早期筛查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郭莉副主任医师从中医体制学角度为大家讲解《乳腺癌患者如何根据体质养生?》,为乳腺癌患者的日常饮食和生活注意事项指点迷津。
此外,还有医院乳腺科的主任大咖们与患者进行乳腺疾病健康知识的问与答,以及医院乳腺科团队的医生们在现场为参加活动的女性同胞义诊及健康咨询。由于一切活动都是在开放的广场空间举行,花城广场、花城汇周边如织的游人也接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乳腺癌防治知识普及。
▲乳腺科医生现场解答健康咨询
自信优雅
康复如花
活动现场,来自广州市越秀区和友苑粉红丝带协会的一群由乳腺癌康复者以及医院乳腺科医护人员组成的志愿者组织,在本次公益活动中为大家展示了乳腺癌康复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舞台剧“一个迷失苹果的救赎”讲述了乳腺癌患者从确诊到康复重生,并加入志愿者团队、帮助新患者的故事,感动了许多在场的患者和医护人员。同时,协会成员展示了林毅教授发明的养生导引功以及表演旗袍秀、诗朗诵、合唱,向社会展示了乳腺癌康复者们健康、美丽、自信的姿态。
▲舞台剧《一个苹果的救赎》▲《林毅女性养生导引功》
▲特邀华之韵舞蹈团表演《旗袍秀》
▲诗朗诵《我骄傲,我是光荣的志愿者》
▲合唱《我们一起走过》《感恩的心》
小小的“粉红丝带”,是提醒、是关爱、更是祝福;这次公益活动,是传递、是呼唤、更是心愿。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用我们医院乳腺科的切实行动,将粉红丝带凝聚的温暖、关怀、希望、祝福的力量,传递给每位关爱自己的女性同胞,也祝愿各位与乳腺癌正在抗争或已抗争成功的患者们,能活得更加美丽、健康、精彩!
生命的“精神家园”
亦是“心灵的驿站”
▲小黄车骑行出发
▲23名健康志愿者加入粉红丝带公益骑行活动
医院乳腺科大科主任陈前军教授表示,随着医学界对乳腺癌的研究愈发深入,这一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和长期生存期正在不断的改善和提高。
一些新的乳腺癌靶向药物,尤其是国产药物在不断的研发、上市。而研究团队对现有老药的重新组合应用,也在优化乳腺癌的治疗。
当然,女性健康意识的提升,也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提升,这也帮助提升了这一恶性肿瘤的总体生存期。
▲陈前军主任致闭幕辞“目前我国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期达到了70%,早期乳腺癌可以达到90%以上,更早的甚至可以达到近%。”陈前军告诉南都记者。
而在治疗环节,中医药的介入,尤其是中医药对治疗副反应的调控,则大大增加了患者治疗依从性,譬如内分泌治疗,欧美国家的数据显示能坚持5年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只有60-70%左右,而我们中心这个数据达90%左右。再好的药物不能进入患者体内都是“无效”的药物,中医药让更多的患者接受有效药物,必然间接提高患者的生存。
与此同时,针对乳腺癌治疗的经典靶向药物不断被纳入医保,甚至进入国家谈判目录,也让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支出在大大降低。
经典靶向药物赫赛汀,国家一谈判,价格就从2万每支下降了近七成,再加上医保支付,过去的天价药物成了抗肿瘤的普药。再加上国产同类药物的不断研发,获批上市。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帮助乳腺癌患者能够长期生存下去”,陈前军表示,但即便如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还是提升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的关键,医疗科技再怎么进步,早期癌和晚期癌的生存期还是有着质的差异。
中医药参与乳腺癌治疗提升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祝贺本次粉红丝带大型公益活动
圆满成功!
供稿:医院乳腺科编辑:何明坤责编:宋莉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