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长烟醉古城涂兴明摄
中华大地上美景佳地美不胜数,而能被众人叫称“仙境”的却还是凤毛麟角。而位于四川东北部的阆中,恰恰就被赋予了“阆苑仙境”的美名。亲身到了这里,就会感到这个荣誉给得名副其实。它由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系聚结形成严密绕护格局的形胜之地,山、水、城互为映带,特别是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实属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典范,所以历为郡、州、府、道治所,春秋时期为巴国别都,汉唐时期为中国民间天文研究中心,明清时期一度成为四川省会达20年之久。
依水而建、因山而名、因生态而兴的阆中古城,其美,在山、在水,也在城、在人。所以,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迤逦风光,也在这里探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千年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民族传承。本期,就让我们沿着长桥、跨过江水,徐徐走进这个仙境之地。
阆苑仙境的四种记忆
●涂兴明
诗圣杜甫曾言:“阆中胜事可断肠,阆州城南天下稀。”大诗人陆游也曾留下“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郭如丹青。”的余音。这些诗句描绘出了阆中远古的秀美风姿。而相信今天去过阆中的人,也会把相同的印象留给这座古城。因为它不仅饱含蜀地自然的灵秀之气,更有悠悠历史留下的文化风貌。丽水峻峰纵然能给镜头增加风采,但要想让人从画面咂摸出味道来,还得走进这阆苑的大小角落,寻找时光的痕迹。
古城安居
阆中有多年的历史,是全国整体保护最好的四大古城(还有丽江古城、平遥古城、歙县古城)之一,也是四川省最大、也最精彩的一座古城,现有保存完好的唐风格局、明清建筑的古城区1.78平方公里,拍摄素材取之不尽。而想要体现古城今日的意义,莫过于观察、探索、思考这里的人居环境和百姓生活了。
古城人家梁德摄
古城阆中有百余条老街古巷,至今居住着4万多民居,都是前店铺、后作坊。那狭窄悠长的巷道里,窄的连自行车都推不进去,胖子进巷还要侧身。古城的百姓,一家一个故事,至今还保留着民间传统工艺和老字号的手工作坊和铺面,民间风味小吃更比比皆是。春天老人坐在街檐下晒太阳;盛夏的晚上,左邻右舍坐在天井里纳凉,三五人一起慢条斯理的品着一杯清茶、摆着龙门阵,孩子们在院子里捉迷藏;冬天老人们坐在一起边烤烘笼边拉家常……这一幅幅生动的百姓生活场景,都是阆中居民的原生态表现。传统建筑文化如何融入今天人们的生活?而今天旅游和摄影文化的深度融合,更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展现一座城市的风格特点。
小院春色涂兴德摄
微观建筑
叩开阆中街巷那一扇扇厚重的双扉兽环木门,无论是张家大院、马家大院,还是蒲家大院、孔家大院,那恬淡雅静的亭台楼榭,那一窗疏影映出几枝素竹,那几峰假山衬出的一壁浮雕,那砌工精湛的花台、花园和葱茏的古树名木,以及回廊和画宇下的笼中画眉,青石阶沿下花缸中的嬉戏游鱼,组成了一幅幅声色俱佳、动静和谐的立体图画。
灯火阑珊涂兴明摄
阆中古城的建筑本身就是一部珍贵的历史,被专家学者誉为“巴蜀古建筑的实物宝库”,建筑美学的“百科全书”。在今后的几年中,阆中古城为了发展大旅游的需要,可能会对古城部分建筑进行恢复、改造、维修,祖辈居住在古城的人家就可能要进行搬迁。今天的现实将成为明天的历史,生活在古城人家的生活场景就要逐渐消失,把这些朴实、生动、精彩的历史瞬间记录下来,更是摄影人的责任。
古城初雪梁德摄
文化遗存
要想寻找民俗的留存线索,不一定非得去寻访少数民族的村寨,文化传承在阆中也有着别具一格的印记。
古镇夜戏傅开彬摄
不妨去看看地方剧种“阆中灯戏”,又称为大铺盖、胖筒筒、农民戏、喜乐神。在道教盛行的苍溪县,每逢春社、秋社、清明、建庙迎神、神佛生日等民俗活动就会有表演,只要有一块能容纳三五个人的活动平地即可进行演出,演出内容以酬神驱鬼祈求吉祥为主。灯戏来自于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自编自演,传统剧目分正灯、浪浪灯、地灯三类。每天晚上8点半在古城杜家客栈、水码头进行表演,周末在下沙河街的古戏楼,节假日在学道街古戏楼均有演出。
阆中皮影又叫灯影,由走影师(又称拦门匠、提手)操作使影像活动,并配上音乐、说唱来演绎故事。皮影制作须经雕刻、着色方可成为影像。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自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川北寺院壁画。阆中皮影一般分为土皮影、渭南皮影、王灯影(皮影)三种。川北皮影创始人王文坤“王皮影”目前传播最广,还曾赴海外演出。在古镇内的下沙河街中每天都能看到“王皮影”。
还有巴渝舞,是阆中巴人在同猛兽、部族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集体武舞。后来,乐师为巴渝舞配了矛渝、安弩、安台、行辞四套舞曲,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虽数易其名,仍盛演不衰。被专家称为“舞蹈的活化石”的巴渝舞,曾由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多次向国内外播出。每天下午两点在西街、北街、学道街、状元街、南街、下新街、下华街进行表演。
佛寺院堂
在古城景区内,分布着众多宗教遗迹。这里汇集了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东西方宗教流派,其中以佛教、伊斯兰教为代表的宗教建筑和宗教文化尤为突出。
阆中巴巴寺任晓伟摄
想要探究风水文化,就不能错过阆中城南20公里处的天宫院。景区由天宫古镇、西河古街、西河观光区、九曲太极水构成,有圣宝冈,崇圣楼、推背园、袁天纲墓、李淳风墓、四象园等景点。而位于阆中古城城东北面(距市城约11公里)的云台山因晋代顾恺之的画论《画云台山记》声名远扬。灵城岩,位于阆中市文成镇,景观为一天然石洞,可以容纳上千人,冬暖夏凉,为避暑胜地。
■ 还能去哪拍
嘉陵江雾景——沿古城周边嘉陵江沿岸,每年4-8月,嘉陵江上云雾霏霏,古城若隐若现,运气好的话能拍到阆中古城的大场景,但必须早晨6时出门。
升钟湖——升钟湖距阆中古城约35公里,是我国西南地区蓄水量最大的人工湖泊。湖区两岸群山环抱,自然风景宜人,历史文化厚重,山乡民俗淳朴。
剑门关——距阆中余公里,是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也是全国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之一。这里集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关隘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融雄、险、奇、幽风景于一身。
苍溪县梨花——苍溪梨博园位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境内,距阆中约30公里,占地面积约亩,由梨文化展示区、梨乡民俗与农耕体验区、梨休闲养生文化区等主题展示区组成件,向游客全面展示梨文化。每年3月春暖花开之时,苍溪县几万亩梨花盛开,很是壮观。
■ 百宝囊
行程装备
阆中古城拍摄题材丰富,广角镜头可将古城街道、四合院尽收其中;经典焦段35mm镜头,可在大街小巷中表现与众不同的人文和民俗风采;长焦镜头能将古城楼阁、窗雕、特色古建筑拍出独特韵味。春秋季节四川盆地湿度较高,注意器材防潮。
古城夜景拍摄很有特点,夜晚上白塔山、锦屏山拍摄古城全景或街拍夜景,三脚架和快门线要必备。
交通信息
自驾前往:阆中市交通运输线路四通八达,国道线和线相交,从成都、重庆、西安前往全程高速公路。使用专业导航仪或智能手机导航寻找市内任意景点都很方便。
公共交通: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可通达国内各地,从成都到阆中可选乘汽车直达(成都汽车北站出发),或乘火车到南充市,然后乘汽车到达阆中。从国内其他城市乘坐火车可到达成都站、南充站、广元站,然后转乘汽车到达。
住宿饮食
阆中住宿条件十分方便,可选择古院住宿或私家客栈,也有临嘉陵江边客房住宿,平时价格均元左右,黄金周及春节期间需提前预订。
阆中古城的土特产有保宁醋、张飞牛肉、白糖蒸馍等。牛肉凉面、羊杂面、回民油香等小吃更可现场品尝。
■ 行摄路线
第一天:阆中古城行
从华光楼(附近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王皮影)出发,沿华光楼而上直行约米,便到达阆中风水博物馆;出风水馆原路返回至十字路口转行至下新街,可看到杜家客栈(每晚有极具地方特色的表演“民俗堂会”);直行至下个十字路口,转行南街,穿过南城墙(原古阆中城池的南门);沿南街而上,不远处便可看见火神楼,为“阆苑十二楼”之一;继续沿南街而上,可见以红色文化为主的特色古院落秦家大院;行至南街与武庙街交汇路口,着落在十字路口蚕丝坊展示着传统的缫丝、剥茧、抽丝等手工艺;沿状元街而行,途径可观赏“张飞巡城”特色表演;直行可至贡院;出贡院,转行北街至中天楼(俯拍古街古巷最佳摄位);沿西街行至汉桓侯祠。
第二天:文化体验行
东山园林景区(唐代大佛、白塔观阆中风水格局全貌)、天宫院(淳风祠国际风水文化体验区)、锦屏山公园(春节文化主题公园)。
建议6点前出发先上白塔山拍摄阆中古城全景及雾景,晚7时至9时在锦屏山拍日落和全景夜色。
第三天:湿地古镇行
构溪河湿地保护区,总面积0多公顷,是四川省六大湿地保护区之一,构溪河沿岸有千佛镇千佛岩摩崖石窟、石滩镇三叉河白鹭栖息地、金城乡金城寺古树群、凉水乡古戏楼、妙高镇三步两栋桥、河溪镇古街道及金银台“孤岛”等;老观古镇,地处阆中东北,距市区45公里,历经千年沧桑,至今仍完整保存着1.5平方公里的古建筑街区,古色古香。
中国摄影报品牌创造价值
邮发代号: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破月订阅
邮政客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