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本土廉政教育读本《阆中历代贤官良将》出版
2月25日,笔者从阆中市纪委获悉:为搞好廉政教育,由中共阆中市纪委组织编写《阆中古代贤官良将》一书正式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将其作为我市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参考读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为人、做官、理政等方面的丰厚精神滋养,阆中市纪委编写组从典籍、史志及阆中学界的研究成果中,收集整理与阆中相关的历代官员事迹资料,编成了《阆中历代贤官良将》一书,作为我市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参考读本。这是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指示,弘扬传统文化基因,以本地历史人物为镜子,借鉴历史经验,反思过往得失,从古人“官德修养”“为官之道”的启示中,深化理解新时期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一种新思路、新措施;是探索搭建“古为今用”的廉政文化教育新平台,落实党的廉政建设目标要求的一种新尝试、新举措。
阆中作为古代巴蜀重镇,建县两千三百多年,曾为巴国都城,后历朝为郡、州、军、府、道、镇治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阆中任职和阆中籍在外地任职的各级官吏中,不乏清廉勤政的贤官良将。此书根据史志,选列自汉代以来的位官吏,从清正廉洁、循良善政、爱民恤困、尽职报国、忠孝仁义五个方面,分别介绍他们修身、从政的事迹,较全面地展现了历代好官重孝廉、崇节俭、存敬畏、遵法度的历史形象,展示了代代相传的贤官良将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其中廉洁勤政的官吏素材、典型事例、英杰形象,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养料,正是我们反腐倡廉应从中汲取的宝贵思想营养。
百官廉,百姓安,本书通过挖掘和展示具有浓郁地方气息的清廉文化。可以更好地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以史为鉴、遵规守纪、警钟长鸣、清廉为官;可以更好地引导全社会共同弘扬包括清廉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增加对历史人物的认知、对阆中历史文化的了解,在介绍有些资料较详的人物时,不仅叙述了相关篇目主题的事迹,对其他方面的才能和贡献也连带作了考述,同时也对阆中道台衙门等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了介绍。
张晓东文/图
注: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