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休闲度假旅游和全域旅游的兴起,作为川东北旅游龙头的阆中旅游积极应对观光游向度假游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提出了“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的奋斗目标和“一核三区两带”的全域旅游发展布局,为阆中旅游从古城核心走向“遍地开花”奠定了方向。
阆中的乡土犹在,乡村犹立,乡情犹浓,乡愁犹存,乡村旅游发展极具潜力。一是拥有绮丽的自然风光。特别是嘉陵江、构溪河、东河、西河“一江四河”流域自然风光秀美,是不可多得的山水休闲资源。二是拥有众多历史文物遗迹。据普查,我市田野文物点多达余个,有永安寺、五龙庙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有阆南县委旧址、忠发市委苏维埃旧址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三是具有独特的民间习俗。灯戏、川江号子、亮花鞋等民间习俗丰富独特,极具开发潜力和市场吸引力。四是农业产业已具规模。规划建设了“江天”“江东”“江西”三大产业园区,裕华丁博士葡萄园、飞凤枇杷园等观光农业产业初具规模,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阵地基础和产业基础。五是具有保护良好的乡村田园风光。阆中大多数乡村生态良好,乡村肌理完整,具有“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特色。
高起点的好资源同样需要高标准的好策划。年我市邀请专业团队编制了《阆中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重新高端谋划阆中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定位和战略路径,构建阆中旅游产业的战略布局和空间板块,其中涉及乡村旅游板块是重中之重,明确了发展的近、中、远期方向。年,市规划办启动编制《阆中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明确阆中旅游发展重心逐渐从古城旅游向乡村旅游转移,以沙溪、河溪、文成为重点打造环城半小时乡村旅游休闲环线,以柏垭、天宫、天林为重点打造西南风水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体验带,从而有效对接全域旅游发展。
沙溪-河溪-文成环城半小时乡村旅游休闲环线具有优良的地域优势和优秀的资源优势。沙溪金鼓村从年开始打造乡村旅游,随着“疯狂的丛林”项目的入驻,一幢幢川北民居依山而建,房前屋后的菜园果园青枝绿叶,这里的农家乐吸引了很多市内外游客,乡村旅游业红红火火。河溪镇乡村旅游的开发受益于水上旅游线路的开通,金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枸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带来了相关配套政策落地,给身在其中的河溪镇带来了真正的实惠,“阆中水城”项目的建设对河溪镇而言,无疑是最大的福音,至少要促使—人吃上“旅游饭”,从而达到村民增收,财政增税的目标。文成镇一直致力于精心打造阆中东大门,着力建设乡村旅游文化名镇,建好古城阆中后花园,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开发上档次的观光农业项目,积极开拓旅游市场,打造绿色生态旅游线路,对接阆中古城旅游,吸引远近游客前来“赏嘉陵秋水,品东河鲜鱼,尝阆苑蜜柚,观农家小院”。目前,这一条乡村旅游环线规模效应初见成效,年,沙溪-河溪-文成乡村旅游环线共接待省内外游客6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余万元。
柏垭-天宫-天林西南风水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体验带具有良好的景区集聚优势和市场吸引优势。柏垭及天宫作为老牌景区,乡村旅游发展持续推进,而天林乡五龙村作为近两年阆中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星,充分借助天宫院4A级景区的市场吸引力,自年以来,更是借力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遗存,开启“旅游+扶贫”模式,累计投入1.2亿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年底,国家3A级景区的成功创建,让五龙村发展旅游的底气更足,名气更旺。素清民宿、泓思民宿、野舍天下、玻璃屋等民宿的相继建立,大棚蔬菜园、瓜蒌产业园、沃柑种植园、辣木种植园、水产养殖园的陆续打造,五龙大食堂、五龙人家、生态牛肉馆的先后开业,游船玩水、自行车骑游的持续投入,以及农博园的开馆,让五龙村景区声名远播,特别是到了周末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村”。首届乡村风筝旅游节、骑游比赛、“乡约”栏目等各种活动的举办,更让该村的人气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年,柏垭-天宫-天林乡村旅游体验带共接待省内外游客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余万元。
“酒香尤怕巷子深”旅游发展离不开交通,乡村旅游发展更离不开便利的交通配套,而S线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难题。该线不仅有效连接了沙溪-河溪-文成乡村旅游环线及柏垭-天宫-天林乡村旅游体验带,实现了阆中古城与构溪河湿地公园、天宫院旅游资源整合,同时还连通仪陇朱德故里、南部升钟湖等周边知名景区,堪称阆中“最美省道”。
在旅游环线和旅游体验带的集群发展模式之外,阆中乡村旅游发展还有一支“异军突起”的“奇葩”——枣碧乡杨家河村。自年成立运营以来,该村始终立足“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的方式,依托杨家河片区山水的自然特点,因地制宜坚持以山水开发为主的发展思路,按照山下开发竹筏、乌篷船、漂流艇、皮划艇等亲水项目,山上成片栽植香桃、皇梨、猕猴桃等有机水果,形成山上观花摘果、山下戏水划筏的乡村生态旅游格局。不到1年时间,杨家河景区硬是化“不可能”为“可能”,成为了阆中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并获得了“小九寨”之美誉,周末节假日期间,景区内人气爆棚,甚至到了“一船难求”的地步。年,杨家河景区共接待省内外游客3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余万元。
近年来,随着“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等国家级品牌,以及“四川省乡村旅游特色乡镇”、“四川省乡村旅游特色业态经营点”“四川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等品牌逐步收入囊中,增加了阆中乡村旅游发展的含金量。裕华葡萄采摘节、柏垭桑葚采摘节、飞凤枇杷采摘节、博树羊肉节已形成品牌规模,佘家沟李花节、元山子桃花节、彭城农旅节、博树逍遥谷踏青赏花节等节日也日渐兴起,各种乡村旅游节的举办为阆中全域旅游发展增光添彩。“阆中水城”“金沙湾国际旅游度假区”“阆中赛城”、“阆中市乡村旅游体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打造,为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年阆中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4万人次,同比增长45.2%;实现旅游总收入9.23亿元,同比增长43.7%。阆中乡村旅游发展已经渐成规模,全域旅游格局已然形成,这不仅为建设天府旅游名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更为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审核:姚海
编辑:乔黎
来源:阆中
作者:文旅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