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政协阆中市委员会文史研究员座谈会在阆中市本源堂召开,会上,来自阆中的16位社会专家学者被聘请为文史研究员,市政协主席陈绍荣为他们颁发聘书并发表讲话,与会同志就如何做好阆中文史工作进行了座谈讨论。
座谈会上指出:文史工作是政协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其具有不同于党史国史的显著特点,发挥着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独特作用。文史工作需要保持亲闻、亲见、亲历的“三亲”特色,坚守文史资料品牌阵地,要尽量确保真实性,充分体现广泛性,力求增强可读性。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努力做好重要文史资料的抢救工作,“三亲”史料最有价值,拖不得,也拖不起,随着时间流失,能详细了解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的老人越来越少,原来口碑相传的人、事、物已随着现代媒体的兴起而被遗忘。
座谈会上要求,要努力抓好重大题材的编研和出版,努力做好文史资料队伍建设。同时,市政协主席陈绍荣为特约文史研究员颁发了聘书。
图/梁德
据了解,市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主要由我市长期从事历史文化研究、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文字功底深厚的专家学者担任,是我市文史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库、智囊团。主要职责是发掘、整理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参与《阆中文史资料选》有关书目的编写、修改等项工作;收集、整理和撰写有关文史资料,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密切同各界人士的联系,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
附:文史研究员名单(按笔画顺序排名)
丁荣华多次在《名城研究》上发表研究文章。
邓斌国际文化旅游节先进个人;四川省副刊类专栏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
王扶民主要作品:《桓侯张飞》、《四川乡试第五科仍在阆中举行》。
王国成年,唐山抗震救灾中立三等功一次,年全国地方志工作先进个人。
刘先国《春节文化探源》获四川省社科联奖项。
刘先澄《阆苑纪考》年获南充社科联优秀奖、《虞美人·南望》获年“回归颂”中华诗词大赛佳作奖。
李宏年四川省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年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年四川省人社厅、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授予全省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
李文明主要从事名城历史文化发掘、梳理和风水景区景观策划。著有《古典阆苑》、《风水宝地,阆苑仙境》、承办中国·阆中国际易学风水论坛。
李文福年获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称号,省劳模,学术论文5篇获全国有些论文奖。
李国茂四川省国培优秀辅导员;阆中市优秀教师;南充市教研课题一等奖。
张治平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一项;省教厅普教科研奖八项;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奖两项;阆中市教科进步奖三项;南充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三项。
杨朝志主持编纂《阆中市志》
宋森林长篇历史人物小说《落下闳传奇》获南充市文学创作奖。
侯开良曾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普教科研二、三等奖,出席中国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
袁勇阆中市作家协会主席
蒲茂伦曾两次获省和国家优秀论文奖,获阆中市第二届科技进步奖。
向老一辈文史研究者致敬
点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