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阆中市经济
阆中市新闻
阆中市小吃
阆中市地理
阆中市旅游
阆中市人口

旅游徜徉阆中古街

  中国网(文/冉云明)每每徜徉在古城春日的花影或夏日的蝉声里,总是拥有一份久违了的宁静、恬淡,几缕神圣的感觉便从心底油然萌生。岁月悠悠,古韵脉脉,早在三国时期,阆中就有古城之誉,那长长短短、宽宽乍乍的青石板古街巷,或平行,或交织,状若棋盘,恰如古城的筋络血脉;而那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明清风貌的古院,繁复而内敛,安详温婉,犹如一轴百品不厌的古画,一部百读不倦的线装古书,一册翰墨飘香的唐宋长短句。

  青山如黛,碧水如玉,水在山中,城在水中,从而构成了阆中古城画山绣水的妙趣背景。一处处明清格局的古院落,在古树名木或是青藤的点缀下,蕴含着太多的文化底蕴。一条街,就有一条街的传奇、一座院,就有一座院的故事。漫步在古拙沧桑的青石板古街道上,如行画中,也如徜徉在一处古韵十足的棋局迷宫里,令人感叹称奇。古城静静地躺在嘉陵江的臂弯里,亦动亦静,亦真亦幻,山、水、城和谐成趣,大有“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见”的意境。古城是阆中人的精神家园,也是他们的衣食父母,阆中人一代代深情地经营着这片乐土,也尽心尽责地呵护着这片风水宝地。迄今,阆中完整保存下来的古街巷尚有余条,位居中国四大古城之首。漫步古街上,抬头可睹秀美山色,低头可观如练的江水,人与自然、城与文化,水乳交融,相辅相成,你不得不赞叹阆中人的祖先们在选址筑城方面的长远眼光和聪慧睿智。

贡院

  有游客说,踏访阆中古城,如品香茗,如啜佳酿,慢品细啧,回味弥香。如果你稍稍留意一下会惊奇地发现,阆中的古街巷命名颇有讲究,有以名木佳卉命名的,如白果树街、古莲池街、油柿井街;有以重大历史事件和本地历史名人命名的,如迎恩街、状元街、三陈街、良牧街、管星街等;有以商贸命名的,如广东会馆、浙江会馆、机坊街、醋坊街、蒸馍巷、火巷子、水巷子等。其中,三陈街是是北宋名臣陈省华的府邸,陈家曾培育出陈尧叟、陈尧佐这对兄弟状元,二人均官至宰相,父子四人同朝为官,佳话留青史。加上唐代阆中的尹枢、尹极这对兄弟状元,阆中在科举期间先后出现了两对兄弟状元,而漫长的科举时期,中国历史上仅出现过四对兄弟状元,而阆中竟占了两对。而管星街则引出了汉代阆中伟大的世界科学家落下闳,他研制的《太初历》规定了二十四节气,对春耕、夏长、秋收、冬藏做了科学的时间界定,并将一岁之末,一春之始恒定为一年一度的春节,且沿袭至今。每条古街巷都有自己的个性、灵性,以及生动鲜活的文化特色。古城的街道全是青石板铺就,岁月的履痕把一方一方大青石消磨得凹凸不平,沧桑不已,连檐下之石也水滴欲穿。这些见证过历史兴替的青石板,张飞的战马踏过,杜甫的布履踩过,如烟往事从这里悄然流逝过。

张家小院里的百年海棠开了

  如果说古街如线,古院则如珠。以古街为轴线串连起来的古街院,鳞次栉比。“串珠”式、“品”字型、“多”字型、徽派风味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相互映衬,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匠心,堪称“中国古建筑的百科全书”。位于下新街的杜家大院前后共七个院落一气贯通,珠联璧合,为“串珠”式的典范;而三陈街那些“多”字型古院又暗含主人多子多福之意,堪称阆中古建筑中的精品、绝版;武庙街的田家大院则以前面的大院带两侧的偏院为特色,呈“品”字状,寓意主人正正派派、稳稳重重立身行事之意。每个古院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古院有自己丰富多彩、脍炙人口的故事。正是这些迷人、醉人的史话和故事,汇集成阆中古城厚重而灿烂的文化篇章。

  随手叩开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下一扇扇厚重的双扉兽环木门,热情的主人都会笑脸相迎客,香茗招待。院内的格局,从小的细节到大的框架结构,无不印证着前人独到的艺术匠心。大院套小院,正院携偏院,天井连天井,堂屋护耳房、后院拱托绣楼的格局直扑眼帘。院中多有名花古木点缀,有水池假山映衬,栩栩如生的窗花修饰,妙趣横生的匾额“点睛”。那恬淡雅致的亭台楼榭,那一窗翠竹几缕疏影,以及回廊字画旁的笼中画眉,青石阶沿下明、清磁陶缸中的粉莲游鱼,构成一幅幅声色俱佳、动静和谐的立体画面,简直美不胜收。绿藤攀援、陈迹斑驳的院落,是一个家族香火繁衍的摇篮,亲情盈溢的巷湾。难怪《红岩》杂志的美女主编高阳在游阆中古城时曾由衷慨叹道:我多希望我的前世今生就是个阆中人!

  古楼是阆中古文化凝固的符号,也是古城的标志和灵魂。历经沧桑,一大批古楼在一代代阆中人的呵护下,安然无恙地保存下来,很是了不起。这是古城的得意之笔,更是阆中人的骄傲之处!它们或矗立在各个街口,拱卫着古城,或守望在城郊的山头,点缀着一方风水。隔江相望的锦屏山上,有高楼直插云表,叫观星楼,是为纪念华夏的“春节老人”落下闳而建修的;比邻的黄花山上,奎星楼卓尔不群,独显高标,是邑人怀着崇敬和自豪而为唐、宋时期尹、陈两对兄弟状元建造的;北街与武庙街交汇处有高楼鸟瞰古城,这是标记古城中轴点的中天楼。还有华光楼、凤凰楼以及古民宅院落里数不清却秘而不宣的古绣楼。它们虽然历经千年,却如陈年老酒,弥香悠长绵延,散放着永远醉人迷人的魅力。这些古楼无一例外地用了大量楹联、匾联作映衬点缀,传统的文化符号恰到好处地给这些古楼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诸如华光楼上有“嘉陵三千里,阆苑十二楼”的楹联写意,有“灿然名州”的匾联“点睛”。这些楹联和匾联俱出自苏东坡、赵朴初等古今名家之手笔。诗歌的意境,书法的魅力,相通相融,珠联璧合,浓浓的翰墨香和书卷气,使得许多游客留连忘返,去而还来。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双节惠民活动
昆明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zhongzx.com/lzsrk/1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