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阆中市经济
阆中市新闻
阆中市小吃
阆中市地理
阆中市旅游
阆中市人口

重晚副刊访阆中古城客栈陈与

访阆中古城客栈

陈与

  八天的国庆中秋长假,我和几个朋友到四川阆中古城旅游。当我们走进张飞牛肉故乡,仿佛就进入了“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落水如环”的世外桃源。阆中古城的四合院如星光璀璨,有孔家大院、秦家大院、李家大院、杜家大院、马家大院、田家大院、张家大院等。白墙灰瓦,在秋阳中安详舒适,就像张家大院的百年榕树、通透天井,里面有安静低调的井水。屋后的茂密修竹,簇拥着古院的戏台祠堂。

  我们沿着阆中南街下行百米,到了丁字路口的下街,一座气势恢弘的杜家客栈迎面扑来。这是典型的唐宋建筑格局,也拥有明清风貌。据考证,在建造杜家客栈时,设计师讲究风水,他因地制宜、巧借地势,顺其山势自然和高低错落,使杜家客栈的建筑层次丰富,视线开阔,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因而形成了“处处轩窗临锦屏”的胜景。

  我们走进杜家客栈,这是串珠型的四合院。推开老式厚重的叽嘎木门,踏入一尺多高的门槛,就是一个散发着书卷气和线装书味道的厅堂,上面挂着杜家客栈的内容简介,八仙桌上摆放着瓷器和文房四宝。明末清初,阆中商会主席杜保山长期在这里居住和经商,唐朝诗圣杜甫曾住于此,留下墨迹华章《阆山歌》和《阆水歌》。称赞阆中的山“已觉气与蒿华敌”,赞赏阆中的水“阆中城南天下稀”。

  杜家客栈占地平方米,八字型街门,门中置照壁。院内是大院套小院,天井连天井,形成院中院和门中门,曲径相通。有47间大小房,7个天井,整个古院是穿斗式和抬梁式的木结构。前庭屋宇高大,气势雄浑,梁柱粗直,庭院曲径幽深。庭院的街门、吊檐、瓦当、桐橙、牙子、屋挑、门窗都有精致图案,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明代的神龛供桌、满院的红灯笼高悬、神秘大气的木墙青瓦,刻在一个平面,每一道划痕都记录着一个史实。

  穿过三道天井往右转,我们进入侧院。木本色的墙体陪衬着蓝天白云,侧院有红木家具、八仙桌、青石地板,歌舞升平的杜家客栈传来民族乐器的二胡、竹笛、扬琴、琵琶,一台贯穿阆中的文化特色演出在此举行。台下的游客在天井里,喝着清茶、吃着张飞牛肉、啃着卤鸡翅膀,一种怀古的繁华烟云像藤蔓植物攀附在风烛残年的二楼。仿佛看到杜甫凭栏远眺,古院里的烟树、叶片、天井、翘起来的屋檐,就是古院的一朵云。

  我们还参观了与杜家客栈毗邻的水码头客栈,它占地平方米,始建于明朝,保留至今。水码头客栈是嘉陵江船帮的住所,嘉陵江船帮曾控制着阆中航道最大的物流中心。走进大门,水码头客栈是青砖碧瓦、庭院穿斗四合,9个天井呈串珠式联通,曲径通幽,灵秀婉转、浑然一体。天井之中有傲然的银杏,桂树飘香,扶疏翠色掩映于一派清宁之际,淡静中丝竹管弦悠扬,令人出尘之思顿生。水码头客栈的每一扇窗棂、每扇雕花门楣都是故事,都是寓意。临轩远眺,丹青城廓对锦屏,江天一色收眼底。

  水码头客栈的“华夏水博物馆”吸引我们的眼球。“华夏水博物馆”从水系、水石、水船、水道对中国水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呈现,亿年冰川石则采集于蜀中风水结穴处的蟋龙山,与嘉陵江交汇的亘古地带。阆中的船帮文化沉入了历史深处,再度崛起的水码头客栈曾是船帮活动的中心和联络站,他们负责调配货物、船队、解决码头纠纷等事务。

  据水码头客栈的户主介绍,在这里,宏观是怀旧、豪爽、深邃、邈远,微观是古朴、幽静、舒适、温馨。这里是嘉陵江上游船帮习俗的集萃之地,是船帮民风文化的展示,更是了解船帮生存之道的文化大餐。那些拉着纤绳的纤夫,唱起嘉陵江的号子,就是嘉陵江畔的一个个鹅卵石。

  我们走到上华街和下华街之间的华光楼上,它紧靠嘉陵江岸,正对南岸南津关连峰楼。据传,此楼建在唐滕王元婴所建设南楼的旧址上,故明以前称南楼,自清以后称华光楼。历代迭遭火焚,现为清同治六年(公元年)重建,占地8亩。华光楼是一座过街门楼,高36米,三重檐歇山式屋顶,翠绿色琉璃瓦,脊饰繁复,并有回廊周匝,有“阆苑第一楼”之称。

(作者系重庆市渝中区作协副主席)

精彩推荐

①重晚副刊

甜食中年-贺芒

②重晚副刊

家乡小面-吴越

③重晚副刊

如果你愿意去努力-杨康

④重晚副刊

当年明月今犹在-李晓

⑤重晚副刊

一片月辉寄母亲-糜建国

⑥重晚副刊

家乡的冰薄-游刚

⑦重晚副刊

请月亮-祝绘涛

⑧重晚副刊

重庆开埠:历史脉络及其延展-王志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链接重庆晚报数字报

↓↓↓

陈与

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

长按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早期白癜风怎么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zhongzx.com/lzsrk/2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