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深入推进产业梯度转移,“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阆中作为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县之一,是川东北最具发展潜力的县级城市,处于成渝经济区核心发展带上,以南渝铁路、南广高速以及嘉陵江航道等为纽带,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工业发展理念,全面加强与其他区域的经济交流和产业合作,扎实推进“中国制造四川行动计划”“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部署。
实施“”发展战略1
“1”,建设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开发区平台,进一步提升省级经开区集聚、示范、辐射和带动能力。以四川阆中经济开发区为统领,代管七江食品医药产业园、江东航空港高新技术产业园、火车站现代物流园,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以及生活性配套设施,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3”,培育壮大食品加工、新材料、节能环保三大主导产业,围绕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合理把握现有企业的功能定位,提升发展档次,发展终端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千方百计招大引强,想方设法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壮大主导产业规模和实力,形成集群集聚效应。
“3”,到十三五末,实现工业产值3个亿的目标,以改造升级的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以培育成链的战略新兴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打造四川阆中工业经济升级版。举措 推进四大转变。
举措推进四大转变2
将工业园区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逐步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型。完善综合配套功能,打造产业社区、创新社区、科技社区。
引导工业园区的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增长转变,不断提高园区内企业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搭建园区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并充分发挥作用,降低企业和政府运营成本。
由政策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目的,积极推进园区开发、管理和服务机制创新。
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积极招引有实力的产业园区开发商或产业投资商,形成工业资本运作--园区开发--产业集聚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园区价值的持续再生。
实施五大工程3产业龙头培育工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制定中长期品牌发展战略,加大商标品牌申报力度,依托品牌提升企业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做大优势、做大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使主导产业更加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更强。
引凤筑巢招引工程,围绕主导产业进行招商,“抓特色、抓集群、抓龙头”,进行“求差、找点、补链”,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引进有规模、有档次,知名度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区发展,增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后劲和活力,提升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品位和档次。
创新服务工程,通过科技孵化培育、介入式服务,鼓励引导骨干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瞄准行业“标兵”,引进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闲置低效清理工程,产业集聚区发展空间有限,对规模小、档次低、有污染的非主导产业项目要实施有序退出,为主导产业发展预留更多空间。以生态工业理念营建园区,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阆中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现代化的产业集聚区。
智慧园区工程,大力促进开发区软环境提档升级,园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企企通”,积极推进企业智能化升级,完善智能制造支撑体系,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助力“智慧园区”建设推进,着力打造特色鲜明、活力迸发的创新型、智慧型经济开发区。
来源:阆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