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阆中市经济
阆中市新闻
阆中市小吃
阆中市地理
阆中市旅游
阆中市人口

逐梦少年郎醉心阆中之行

花非花·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犹记得年的初秋,万里无云的天空中带着丝丝凉意。外公为了弥补调皮的我没能吃上张飞牛肉的遗憾,特意揣上我和他们的老干部队伍开始了为期一周的“仪陇——阆中——巴中”之行。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出远门,兴奋的几乎整夜睡不着觉。当抵达阆中时,模糊的印象中最深刻的便是带有果肉的橙汁水(类似于现在的果粒橙)和张飞庙里那支重达百斤的丈八蛇矛。纵使年华易逝,但感觉自己童年的回忆从未发生改变。不过印象中那座有点破烂不堪的阆中古城现在到底是变成何般模样了呢?带着美好的记忆,我重新踏上了追梦之旅。

最是那一抹晚霞的斜阳,

暖暖的照在了嘉陵江上,

霓虹铺满了古城的两旁,

香醋弥漫了街道的四方,

吃一口酱香的嫩牛肉,

听一首唯美的阆中曲,

伴随着些许童年温暖的回忆,

亲爱的阆中——我来了。

一大早,我们收拾好了行李便从县城驱车出发了。(不同地方的朋友可以使用高德地图前往),在接近80公里的漫长旅程。终于看到收费站了,马上就要见到魂牵梦绕的张飞庙了,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飞驰而过的马踏飞燕是那么陌生而又熟悉(觉得好像只要是旅游城市,就一定会一座它)。很庆幸自己走的比较早,一路上感觉没有什么来往的车辆,一点都不堵。

但等到了阆中古城的中心城区才发现原来我大错特错了。内圈层的街道不管大小,全都停满了车。尤其以四川地区的本地车居多。不过幸好之前上网查过攻略,我直接导航到了景区一旁的阆中沃尔玛(东方广场店),这里有足够的多的地下停车位(如果你到了以后发现有几车堵在正前方的话,请一定要耐心等待一下,过不了多久就会有空位出来),这里是超市地下室的入口。

出来以后,顺便可以在沃尔玛里补充点饮料和零食,毕竟全球强的超市不是随便乱吹的,重要的是这里离古城景区的直线距离最左不过米,步行前往,十分的方便。

在经过短暂的休整以后,我们就向着古城进发了。游玩之前还得先把肚子填饱再说,我原以为所有的古城都一样,一定会对游客们痛下杀手,但从踏进古城的第一步开始,变发现之前得想法简直是错的很离谱。小吃不但好吃,而且价格公道。废话少说先上一张小吃街的图,让各位看官过过眼瘾吧。

走了没多远,便发现了第一个目标,这难道不是成都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军屯锅盔吗?

不过看这排队的架势,根据我多年的吃货经验分析,味道肯定错不了。闲话少说,掏钱就买,鲜肉4元一个,牛肉5元一个,价格虽然和成都的差不了多少,但就味道和分量而言,这家着实甩开成都本地的好几条街。不仅仅个头大了一圈以外,肉质也更为鲜嫩,最难能可贵的是外面的那层脆皮,炸到恰到好处,酥脆而不油腻,绝对满足你的味蕾对美味食物的所有幻想,看着儿子一口一口的咬下去,我也终于忍不住了,大口吃了起来。既然这么多好吃的,那么今天的饮食策略是“走一路,吃一路”呗。

走了没多远,又发现了童年时才有的美食,手工张飞牛肉拉面。

虽说店面装修确实不咋地,但就这高朋满座的架势,我真的恨不得马上冲进去,但进去后却发现没有位置了。在站着等了好一会儿以后,终于有空位可以让我们坐下了。叫了几碗店里的招牌牛肉拉面和刀削面后就进入了等待期,四处扫了一下。发现这里真的是怀旧风满满,放张图片你们自行感受一下吧。

就在肚子咕咕直叫的时候,我的面终于上来了(好开心)

看这卖相,是不是觉得非常不错呢。吃起来也非常不错哟: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牛肉够大块,汤汁也够浓郁。夹起一块牛肉送进嘴里,张飞牛肉果然名不虚传,肉质劲道Q弹,汤头也咸淡适宜,在配合酱牛肉鲜香的同时加入几片青菜提提味,将面再一口气带着汤吃下,让人在寒风萧瑟的初秋出一丝的热汗,顿时倍感能量爆棚,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拉面大碗三两10元,小碗二两9元)

简单用完餐后

该开始我们今天的古城之旅了

PS:古城的大门口可以买通票,如果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绝对会带给你一个与众不同的文化阆中,由于时间的原因,我只参观完了张飞庙、中天楼和锦屏山,后会详细介绍。

第一站是状元坊

状元坊,顾名思义。是为了纪念状元而建的作坊,在他的横梁两侧明明白白的写上着四位状元的金色名字,分别是“尹枢、尹极、陈尧叟、陈尧咨”。据《唐摭言》卷八《自放状头》记载:在唐德宗贞元七年,礼部侍郎杜黄裳接受命令,任主考官,为国家选拔人才,黄裳决定公平取士,为国选才。但杜黄裳是第一次任主考官,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选准高才,却心中无数,就只有先按照科目考了试再说。待到诗、赋、策论三场考完,杜黄裳便对参加应考的五百多位举子说:“皇上命我主持礼部考试,为国选拔栋梁之才,各位均是饱学之人,一时俊杰,但进士名额只有三十个,谁该中选,实在难以取舍,你们当中谁愿意来帮我写一下评语,评定录取名单呢.”众参加考试的举子面面相觑,无人敢上。这时七十多岁的尹枢便自告奋勇地说:“尹枢不才,但敢一试。”杜黄裳一看,说话的是个老头,比自己年龄还大,便客气的让手下给尹枢准备好纸笔,尹枢也不含糊,边看边写评语,而每评论完一人,即当场大声读出来,众举子均赞叹他评得公正、精准,无不心悦诚服,尹枢很快就取了二十九名进士,将名单递给杜黄裳,杜黄裳一看这名单只有二十九人,榜眼探花都有了,独缺状元,便问道:“老举人,你看这状元何人可做呢?”尹枢再一次语出惊人,说:“这状元嘛,非老夫不可!”杜黄裳非常惊奇,环视其他举子,见有人点头,有人不动声色,但就是无人表示反对的意思,他也就心中有底了,便对尹枢说“那你自己把你的名字写在状元一栏吧”。于尹枢就成了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经主司同意的自放状元,也是年纪最大的状元。在尹枢自放状元22年后,他的弟弟尹极也中了状元,尹枢、尹极兄弟二人时称“梧桐双凤”。

到了宋代,状元陈尧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大魁天下,与他一同赶考的二弟陈尧佐也一起中了进士。他三弟陈尧咨是宋真宗咸平三年()的状元。陈氏一门科举考试是两状元一进士,做官是两宰相一节度使,有文才又有政绩。从隋大业三年()开科取士到清光绪三十年()废除科举的多年间,全国历代参加科考的举子多达几百万人,而荣登文科状元的不过人。其中四川只有15人,而阆中的4个状元就占了全川状元四分之一以上,所以阆中也被誉为“状元之乡”。尹枢与尹极、陈尧叟与陈尧咨是两对同胞兄弟,全国出兄弟状元的地方有l7处,但出两对兄弟状元的地方就只有阆中一处。

站在如此声名显赫的状元坊下拍一张,希望未来自己的子也能沾沾状元的荣光,希望他能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座右铭,早日争做社会的栋梁之才。

跨过状元坊,这才算真正的步入了古城的中心地带,随处可见的张飞牛肉和保宁醋香让我忍俊不禁,为了按耐住自己这颗吃货的心,我决定先不购买任何食物,要不然估计古城还没有转完,牛肉就会被我完全消灭光的。张飞牛肉的鼎鼎大名我就不再解释了,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保宁醋,是可以拿来直接当饮料喝的,它不同于一般超市里的醋那么酸楚苦涩,而是清香中带着一丝回甜,绝对是清汤蘸饺子的必备佳品。(不过奇怪的是当地居然拿醋来泡脚,真的是活久见)。

放几张图片,你们还是自行擦擦口水先。

伴随着这两千多年的古色古香,我几乎以为自己已经回到了古代。但墙上的五星红旗却时刻提醒着我们,现在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太平盛世当代。从大家那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上就完全可以察觉出一二来。

走着走着,我的肚子又开始咕咕的乱叫起来。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来一杯“一只酸奶牛”垫垫底吧。

。咕噜一口喝下去,顿时觉得浑身又充满了活力,又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动力,那么继续出发吧。

第二站——中天楼

中天楼是一座始建于唐朝的三层明清建筑风格的木质高楼,楼高25米,在一大片古城区中拔地而起,气势恢弘,建造精美。中天楼是阆中古城的风水坐标和穴位所在,古城的街道就是以它为轴心的,呈“天心十道”向四面八方次第展开,因此也将之称为“阆中风水第一楼”。

它正位于阆中古城的双栅子街、北街、西街和武庙街的交汇处,是古城的风水坐标,中轴交汇处。

宝塔正下方的罗盘也是其作为风水坐标的最有力证明。到了塔下,怎能不登顶呢?拿上青龙宝剑,一起开启这一段奇妙的登顶之旅吧!

进来以后发现原来关二爷早已经在此恭候多时了,难道是想来夺回他的青龙宝剑?这我可不干。

随身佩戴的宝剑当然不会轻易给你,既然打不过,那就赶快逃跑吧。因为我还要拿着它大杀四方呢。

爬着爬着,楼梯越来越狭窄,但这也不能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让我们一起向着塔顶不断的发起最后的冲刺。

经过艰难困苦的“长途跋涉”,塔顶就居然这么近在眼前了,伏羲神龙氏正坐中庭,手持八卦为中天塔楼照向嘉陵江的江面上。

源远流长的中天楼赋更让它的历史感厚重了好几分,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当站上塔楼顶拔出宝剑的那一刻,真的有一“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霸气与豪迈。

试问天下英雄,谁敢与我争锋?

(本单景点门票20元)

意犹未尽的我恋恋不忘的离开了中天楼,

终于可以奔赴那个令我魂牵梦绕多年的张飞古庙了。

第三站——张飞庙

张飞庙,又称汉

桓侯祠

是纪念

三国

时蜀汉名将张飞的祠庙。因张飞死后追谥为

桓侯

唐时叫"张侯祠",明代称"雄威庙",清代以来才改称为"桓侯祠"。运气真好,进门就遇到了桓侯出宫时才会有的巴渝鼓舞:只见他们时而击鼓而跃,时而高声唱曲,时而激动奋进,时而恭敬从命。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舞蹈呢?那是因为他们有一个的特殊的身份—张飞的贴身舞随从。

进门便发现大殿的两旁站着张飞的子孙后人,

他们居然是一副儒将的打扮。

这也不得不让人对历史上真实的张飞产生了更多浓厚的兴趣,拨开历史迷雾后,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常规的丈八蛇矛并没有出乎人们的意外,让人意外的是这幅飞将军留下的这幅工整豪放的字帖真迹。这让我们不得不发出感慨,张飞原来不是一名头脑简单的黑脸武将,历史上的他更有可能是一名能文能武的红脸儒将,演义中的猛张飞在此被完全颠覆了。

大殿内的前、后出师表的真迹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在此之后偏殿的两座皇后相更是让我对张飞刮目相看,因为他的两个女儿不仅嫁给了刘后主刘禅为妻,更是先后坐上了皇后的宝座(就这颜值,你们觉得低吗?),这也从侧面证明他可能长得根本一点都不吕莽,而更加有可能是一个买入白皙的如假包换的“高富帅”,这一点从他子孙后代的画像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进入正殿的他现如今早已经变成了一副千古帝王的打扮

这是由于清朝的宣统皇帝为了表彰其忠义,特意追封其为桓侯大帝

除此之外祠内还有生动记录刻画了张飞一生各式各样的书画与塑像。

参观完内庭,才发现一个醒目的“义”中矗立在门后,而外庭的张飞墓与成都武侯祠的刘备墓相互辉映,相似的格局,相通的布置让他们在各自的宗地内熠熠生辉。

小结:现如今阆中

张飞

墓安葬的是只是他的身躯,而重庆云阳县凤凰山上安葬的才是其的项上人头。

纵观其勇猛一生,禁不止感叹,正所谓:

桃花园里三结义,刘关张情佳话传;

当阳桥头呵曹军,保得玄德性命安;

江州城里释严颜,义薄云天永不叛;

阆中城前破张郃,巴西郡安百姓欢;

但终敌不过侠义傲骨藏心间,听闻二哥魂归天,常常思念到天明,鞭笞下属无节制,竟落得身首异处无人捡,

悲哉?哀哉?

世人都言其暴躁无恩,但却忽视了其忠肝义胆。正是由于心中的热血难耐,与关二哥的兄弟之情难以忘却,才有的如此下场。在我看来,这不正是铮铮铁骨,忠胆义士的最真实写照吗?较之荆轲刺秦,岂有过之而无不及?

经过张飞庙里的感慨万千,虽然也想驻足流连,但无奈时光易逝,天色昏暗,只得继续前行。

顺着中轴线一直往北行,就来到了传说中的

第四站:犀牛码头。

这里可以乘坐游轮游玩嘉陵江(大游轮60元一人,小快艇40元一次,行程大约30分钟)

让我们带着宝剑一起浪迹天涯吧!

随着巨轮的启动,迎面吹来的凉风让人觉得倍感清爽,广阔无垠的嘉陵江景色瞬间尽收眼底,远处的嘉陵江一桥、二桥不时飞入我们的视线里,犹如两条曲折蜿蜒的巨龙,承载着阆中新旧两城经济命脉,更像是一条大动脉,为阆中源源不断的输入新鲜的血液。

坐完游轮下来你也可以散步到距此米的华光楼乘坐小渡轮到嘉陵江的对岸(据说是2元一次),这就是我们本次游玩的终点站了。

第五站:南津关

古有诗文道:

丁卯春乘木舟过阆中南津关渡口

悠然一叶飘峰前,

云影涤江轻叩舷。

安得飞仙送云台,

饱读天下第一山。

自古以来

南津关

就是商贾云集、物贸繁盛的水陆要塞,坐落于

阆中古城

南边,背倚风景秀丽的

锦屏山

山麓,

枕山

面江,狭长的古街,古风古貌,古韵悠远,与阆中古城隔江相望,古色古香,充满诗情画意。

漫步其中,发现其现代商业化气息比较浓厚,有许多小酒吧和茶馆,倘若得有一个悠闲的午后,手捧良书坐在暖阳下的茶馆里,抿几口乌龙茶,品几味散文诗歌集,真的是好不惬意啊。但时间确实不早了。

我们只得就此打道回府,据此不远的后面还有一处阆中的制高点——锦屏山公园,在这里你不仅可以体会到鸟语花香,莺歌燕语。还可以把酒言欢,醉在其中。

最重要的是可以将阆中的全景一网打尽,也不虚的此行。

最后的最后,终于要和这座拥有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名城说再见了。它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嘉陵江的源头;也像一位温婉的姑娘,轻声细语的诉说着她的渊源流长;更像是一位睿智的老者,徐徐道来他那非同寻常的跌宕辉煌。

阆中,一座值得你细细品味的悠久古城。

期待与你的再次相会。

PS:爱吃的朋友们,再临走之前,这么会忘了推荐好吃的呢?让我再上两张阆中的特色张飞牛肉来给大家解解馋吧!顺道祝君晚安。

本地的张飞牛肉,味道绝对是香辣可口,酱香醇厚,就像是一杯温润的陈年老窖,即使下肚以后也会回味无穷;肉质更是鲜嫩爽滑,最关键的是不黏牙,牛肉纹理也丝丝分明,每一根都完全侵染了卤水的香味。吃一口那个让人欲罢不能,绝对的令人心驰神往。所以,广大的吃货们,赶快收起你的口水,跟着我一起去阆中嗨一把吧!

老胡

赞赏

长按







































青少年白癜风的症状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zhongzx.com/lzsrk/4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