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11月18日,枣碧乡一学生搭乘摩托回家,途中惨死于车轮下的一幕仅仅过去了4天,昨天(11月22日)早6时许,阆中二桥环形路口又发生一起血腥的交通事故:一辆大货车撞上同向行驶的电瓶车,致骑车人被碾压后当场惨死。而更让人唏嘘的是:事故中的死者是一位今年已经77岁高龄的老人了。
车祸发生后,很多网友都在指责是电瓶车车主缺乏安全意识,闯入了机动车道,结果不但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也害了大货车司机。不过,目前事故的原因尚未定论,到底是谁的责任还有待交警部门最终的调查。
但无论如何,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天不亮就带着一袋菜匆匆骑车赶路,想必也一定是为了生活而奔波的辛苦人。或许,我们再去过多的指责老人没有安全意识、闯入机动车道“自作自受”已经显得有些不人道了。毕竟,死者为大,他已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一场又一场的惨烈车祸不得不让我们反思?阆中交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这些年,电瓶车、摩托车已经逐渐取代了自行车,成为了普通市民出行代步的工具。据统计,我市目前的电动车已经达到了上万辆。
(今年3月,滕王阁附近的车祸导致1人死亡)
由于电瓶车被划为非机动车的范畴,不需要驾照,上牌政策也没有严格的落实。因此也就没有了罚款、扣分之类的约束,导致电瓶车可以在道路上随心所欲、毫无顾忌的行驶,如随意变道、逆行、闯红灯等等。对于一些新手司机来说,在阆中开车需要时刻警惕那些突然蹿出来的电瓶车,完全不亚于一场大冒险。
目前,电瓶车普遍时速都可以达到30-40公里,而这个速度基本上和市区里中速行驶的机动车相当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这个毫无安全防护的“肉包铁”往往会给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今年7月,万驰酒店路口车祸导致一妇女死亡)
或许,很多骑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认为:我想怎么骑就怎么骑,没有人敢来撞我。的确,在正常情况下,就算你逆行了、闯红灯了、也没有谁愿意主动来撞你,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很多时候,也许其他机动车根本没有留意到你,或者是发现问题已经来不及采取制动措施了等等……你真的愿意把自己的生命交到别人的手里么?
除了电瓶车之外,老年车的兴起更让人感到担忧。这些所谓的代步车,大都是小作坊拼装生产的,安全性没有通过国家的认证。但其基本功能和速度已经和机动车没有太大的分别。开车的也大都是一些老年人,交通法规和安全意识更是无从谈起。甚至不少老年代步车已经开始了非法的载客业务,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乘客,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今年6月,一残疾人驾驶三轮车撞死老太婆)
而我们的交管部门,虽然也颁布了不少法规,也进行了多次专项整治,但似乎任未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或许,这些没有驾照、牌照的电瓶车、老年车管理起来的确让人头痛,如果处理不好,还容易落下一个“欺负弱势群体”的骂名,倘若来个“一刀切”,更怕会引起民愤。但是,倘若任其发展下去,结果又会是什么呢?真的只有靠血和泪、甚至是生命来“交学费”么?
当然,我们要说的是:阆中今天交通的乱象,难道都是因为电瓶车、老年车而造成的么?作为“持证上岗”的机动车驾驶员,行车文明与安全意识是否又到位?是否真的做到了文明礼让,不酒驾、不超速等等?这不,几天前新村路就刚发生了一起小轿车司机疑似酒驾,撞断了骑车人的腿而逃逸的交通事故,至今还在全城寻人。
还有那被称为“马路杀手”的大货车,作为道路上绝对“强势”的交通工具,超载、超速都是家常便饭的事,无论是对普通的私家车、还是电瓶车、行人,都会造成不小的威胁。一旦发生车祸造成的后果也更加惨烈。不久前,七里长安小区外,两货车相撞,导致一人当场被压成了肉泥,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七里长安小区外大货车相撞导致1人死亡)
最后再来看看我们这座城市,留给行人和非机动车道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在老城区,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多,原有的非机动车道被严重挤压,路权越来越小,甚至很多地方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已经变为了停车位,不少非机动车已经被逼得无路可走,只能见缝插针,与机动车抢道。
现在阆中一出车祸,很多人都会指责交管部门监管不力。的确,他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座城市交通的好与坏。但是,无论是骑车的还是开车的,要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无疑是首位的。不但要做到不伤害其他人,更要学会预判危险保护自己,倘若抱着侥幸的心理我行我素,认为自己不会出事,不要说是让交警天天跟着,就算是神仙老子来了也救不回来了。
与此同时,我们的相关部门仍需要加大宣传、科学规划、严格执法,城市的交通才会好起来。
显然,这仍然一条漫长的路,绝非是纸上谈兵、动动嘴皮子就能解决的。
真心希望阆中的交通会得到大的改观,不要再因为惨烈的车祸而上头条了!
我要爆料
美女吐槽
民生福利
南部惠生活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进入论坛爆料!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