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阆中市经济
阆中市新闻
阆中市小吃
阆中市地理
阆中市旅游
阆中市人口

投资上千万,阆中这些乡村正在发生巨变快

日前,阆中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了《年革命老区建设情况》,回顾了近几年以来,我市争取资金上千万元,对贫困农村的帮扶所取得的成绩,也直面了目前存在的严峻问题。现将其重点内容摘录如下: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李先念等同志在回忆录中均提到阆中在川陕苏区的重要性,肯定了阆中人民为革命事业作出的特殊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阆中老区的建设,从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

但阆中属于盆周山地地形,山势陡峭、沟壑纵横,气候条件恶劣,十年九旱,每年7、8月出现的暴雨,又易造成洪涝灾害,严重影响和制约着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5.12”汶川地震及其后续影响,导致贫困人口增多,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

为加快革命老区发展,我局紧紧围绕“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原则精神,倾注真心、付出真情,通过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全力推进老区特困村建设。

近几年来,我局利用以工代赈资金共向老区投资万元。其中包括:

年,垭口乡关牧寺村利用省级配套资金项目新建水泥路4.5公里。

年,安排省预算项目资金万元,对5个乡镇5个村进行基础建设。新建博树乡来龙村水泥路8.5公里,整治小型农田水利塘堰2口;新建木兰镇柳树店村水泥路6公里,整治塘堰3口;新建天林乡桥楼村水泥路3公里;新建河溪古水井村水泥路1.2公里;新建五马镇青山包村水泥路1.7公里。

年,安排省级预算资金万元,对10个乡镇11个村进行基础建设。新建宝马镇明青村和金鼎村渠道10公里,朱镇乡沿河村新建灌溉区10公里,西山乡长梁村水泥路6.1公里,妙高镇水泥路4公里等。

同时,借助脱贫攻坚契机,在扶移局精准核实的基础上,我局总投资.6万元,解决老区19个特困村户人的安全住房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如,对凉水镇七羊山村21户58人投资.3万元,对二龙镇红土地村12户40人投资.7万元;对方山乡方山村15户38人投资万元;对福星乡皂角宫村15户36人投资.2万元等。

阆中农村存在问题

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基础薄弱,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发展水平低,二三产业相对落后;工业整体水平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导致基础设施较差。

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基础条件差,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脆弱。阆中地处秦巴山脉,山高坡陡,薄田瘦土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0%。经过多年改造,仍有73%的中低产田难以改造,一遇自然灾害,粮食就会减产,农民看天吃饭的局面还未根本得到扭转。

交通状况较差。目前,阆中境内主要交通线路有国道和G75高速公路,自铁路通车以来,整体交通环境有较大提升。但是,连接乡镇的几百公里公路中仍有相当一部分路况较差,交通经常中断,农用物资运不进,农副产品运不出,严重阻碍了物质流通和经济发展。

后续脱贫措施欠缺。部分群众虽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上了安全住房,但是后续脱贫致富成了短板。上级补助资金是暂时的,短期的,部分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缺乏造血功能。

下一步的打算

(一)加大投入,争取资金。借助脱贫攻坚契机,深入调研,进一步找准帮扶着力点。按照精准扶贫要求,真正实现脱贫致富,不能搞数字脱贫,积极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处室衔接,采取各种办法,通过各种渠道,为老区特困群众争取各项资金,加大以工代赈资金和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投入,促使老区特困群众实现安全住房和产业发展同步推进。确保特困群众真脱贫,脱真贫,享受党和政府精准扶贫优惠政策和改革开放的红利。

(二)整合资源,发展产业。会同有关行业部门集中优势资源,积极配合,群策群力,针对老区特困村村情,结合阆中和当地实际,建立一个适宜生产发展的长效支柱产业,形成一村一主导产业,整体推进,以产业促进脱贫增收致富

(三)完善机制,加强监管。完善特困村扶贫机制,强化扶贫效益。一是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对扶贫专项资金统筹安排,整合使用,以特困村为主战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完善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实行激励约束机制,出台考核办法,建立严格、经常性的管理监督制度,奖优罚劣,动态管理。

(来源:阆中市发展和改革局)

希望阆中的农村越来越好,认同的点赞!

我们联合什么值得买送福利,人人有份!M全国流量免费送!扫码或点阅读原文即可领取,小编亲测有效

赞赏

长按







































白殿疯病挂什么科
治疗白癜风好的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zhongzx.com/lzsxc/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