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故事陪伴着我们走过了难忘的童年,从中我们可读到中国古代流传于民间那些人和事,比如民间传说中有关鬼,有关风水,有关灵异,有关神话的故事,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随着老一辈的离去,这些口头相传的故事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特意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这些代代相传的民间故事,让大家重拾记忆,留住曾经的那份美好。
很久以前,天时不好,连年灾荒,蟠龙山一带的人都快苦死了。又没有别的路可走,就只好上山打柴,然后挑去卖。卖了柴呢就买点米,逗逗磨磨(凑合)过生活。
有个老头,天天上山打柴,可他有一个特点,买了吃喝从不在人前吃,总要跑到对门大山洞里躲着吃。原来,这个山洞有个修行的道士。那打柴老头省着吃喝,从来没让那道士断过顿。
那个道士到底啥样?连打柴老头也没见过。
一天晚上,老头正躺在床上睡瞌睡。忽然,一道白光穿进屋来,现出一条巨蟒把熟睡中的老汉儿差点吓死。一筋斗翻身起来,直顾着给大蟒磕头。那蟒却遥遥轻轻摇了摇大尾巴,给老汉扇风压惊,还开口说:“不要怕,我就是道士。亏你天天供养,才使我安心修成。后天我就要上天受命了,今天是专门来报答你的。记住,明天提个口袋到山洞里来,我等你。”
话说完,蟒就不见了。
打柴老汉坐床上,使劲揉着眼睛。
第二天,老头照着蟒的话,提了个小口袋就去了。那蟒早就在洞里等着了,见了他就说:“快爬到我背上去,把洞顶上的那几个小洞里的东西拿出来,算我给你的。不过一次不要掏够十个洞,留着明天再来。”
那打柴老头照着蟒是话在洞顶上掏了一个小洞,伸手一摸,哈!闪闪发光的金子!
在蟒的催促下,他勉强装了一小袋。蟒叫他多装点,老头却说:“够了。明天我也不再来了,道谢你。”
说完,告别巨蟒,打柴老头欢欢喜喜下山。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打柴老头挖到金子的事,很快就传到财主耳朵里了。听到有这号事,财主的眼睛都绿了,急忙叫人去封山,不准任何人打柴。就在那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财主,想出了一个主意。
第二天,财主和他老婆抓来老头引路,找到了山洞,而财主的家丁提了好几条大麻布口袋。进到洞里,那条蟒果然又在那里等起了,财主忙跪下磕头装穷叫苦,那蟒也照样说:“爬到我背上,在洞顶上掏几个小洞,拿出里面的东西,就算我给你的,不过一次不能掏够十个洞,明天再来。”
财主一听连声答应,说:“是!是!是!”
话还没说完,就忙着爬到蟒背上,一口气挖了十几个洞,把金子全都装进大麻袋。他还不知足,红着一双眼睛还想接着挖。这时,巨蟒升天的时候到了,一道青烟变成一条巨龙,驮起财主两口子飞上天。
飞着飞着,巨龙浑身一抖,把财主两口子抖掉了。
天啊!那么高的地方滚下来,跌得粉身碎骨。由于财主两口子的拖累,巨龙也上不了天。龙摇着身子落到地上,天崩地裂的巨响中一座大山出现了。
从此,人们就把这座山叫蟠龙山。
搜集人:素玉
搜集时间:年11月
民间传说是在百姓中口口相传的故事或事件,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既不是真实人物的传记,也不是历史事件的记录(其中可能包含着真实历史的某些因素),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一般是无法考证,无法深究的故事,仅供大家饭后娱乐。
↓↓↓别忘了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