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阆中在线” 阆中,第一次知道阆中是在看中央新闻的时候出现的广告,第一次看那广告时便深深的吸引了我,唯美的镜头使我一直对阆中有了一种向往。
因为我是在重庆长大的,重庆的大山与浑浊的空气早成了我眼中的正常镜像。而初到阆中的时候,平坦的大道,碧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让我眼前一亮,让我就在一瞬间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阆中的天气很好,和缓慢的生活节奏,标明阆中是一个适合休闲和旅游的城市。古香古色的古城、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一个个草莓基地、处处都可见的张飞牛肉、及一阵阵的醋香都体现出了阆中的特色。
第一天到阆中时,满眼看到的便是条条平坦的大道,及都不高的楼房,这与我们重庆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这里宽敞的大道更是体现出了,这里的人少,从热闹非凡的重庆达到这个情景冷淡的阆中,让我一时难以适应,不过我真的认为这是一个适合养老的地方。
带上几天以后,似乎我也跟着这面的节奏生活了,然而似乎依旧不习惯天未黑、夜未到,外面就黑丫丫的一片,九点多的时候几乎就没什么人了。而重庆是出名的不夜城,所以我很疑惑阆中的人们平时怎么玩儿的,后来问了一个姐姐,她告诉我平时就喝喝茶、聊聊天什么的。呵呵!这对于我们来说不就是老人家的生活了嘛,并不是讽刺什么,只是各自的生活习惯不同吧了。
昨天,刚好在下班和放学的高峰时间去了老城区,刚进老城就被里面的气氛给震惊了,来了这么几天了,第一天看到这么多人、这么多车也,以至于已经达到混乱的局面。
可以想象我要说的重点来了,也许是因为重庆甚严的交通法规及我们尽职尽责的交巡警们,让我们在交通上一直都有高度的重视和注意。然而来到阆中的这几天,我几乎可以说是就没有看到过一个交巡警,虽然交巡警是重庆的一大特色,但是这正是全国各地该学习的地方,因为道路是最方便也是最危险的地方。
听同事说,他来的第一周就已经见识了两场车祸了,并且都有人因此而死亡,而车祸的发生地点就是离政府和法院不到m的地方。而他才来了没多久就已经见到了,可以想象车祸对于阆中来说并不是什么奇闻,当然我说的是大大小小的车祸。
“过马路的是大爷,开车的是小弟”;“四个轮子的要让着两个轮子的”;“直行的要让转弯的”……呵呵,听着好玩儿吗?可是仔细想想这哪一句不是清楚的表现出了潜在的危险。宽敞的大道,是特色是便利的展现,可若没有良好的重视和管理,也会成为危险的体现。
昨天我看到了两个场景,我想那些孩子们和大人们都在玩儿特技吧:
场景一:一个母亲骑着自行车在拥挤而杂乱的马路上同行,而她的小宝贝(也就五、六岁的样子)站在车后那放物品的铁架上,两只短短而肉肉的小手扶着妈妈的肩膀,站在上面就像一个与冲上战场的将军威风凛凛。
我是外人看着都为她们捏了一把汗,当时真想问问:大姐,这孩子怕不是你亲生的吧。
场景二:这里的电瓶车几乎可以说是人人都会骑的,同样的一个年轻的妈妈开始她的坐骑,应该是回家的路上吧。她的宝宝乖乖的跪在车后座上,而是侧向跪着的,我想这已经很是吓人了,而她妈妈接下来的动作更是把我吓了N大跳,她居然转过头去扶了扶她的女儿,而当时她并未停车,并且是开在人多、车多的主干道上。
我的个神也,难道阆中的人们都是传说中的个个身怀绝技的传奇人物。
传奇的场景很多,看多了也就不奇怪了,例如:站成一排走在路上,有疯有跳有闹的,而旁边的大车小车都从旁边飞逝而过,却没有人走到人行通道上;还有在路上偶遇的大人们,可以当时停下来就一群人围在一起聊起天来,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只是他们选择聊天的地方很特殊——马路的正中间;红灯亮了,可总有一群人似乎不认识颜色似的,横冲直撞的潇潇洒洒的开车他们的坐骑飞驰而去了……
从我学历史的时候,我就明白一个城市想要有好的、迅速的发展,就得有一个很好的交通道路,阆中是很满足这个条件的。但是我想,如若一个管子本来通畅,但是因为时不时的意外而时常的拥堵,久而久之这根管子将面临的是被遗弃、遗忘、更或者是被更坏。
我知道阆中以古镇之名甚是出名,但是我想及时名声在外,但是自己城内慢慢变成空城、更甚着是死城,也将是一种可怕的结果。当然,我是说的有点严重、更甚者有点夸张了。但是好好想想,一块伤疤从开始出现的时候就不管不顾依旧肆意而为,那么好好想想吧,接下来将面临的是什么,是伤疤的腐烂还是带来的截肢的危险呢。
畅通、安全是对交通并存的条件,也是对人们生命及家庭的负责。然而,在阆中很多孩子上学时候的交通工具已经是自行车、电瓶车,并且学生都还小没什么安全意识,也有很多喜欢意气用事。而随时存在的交通隐患,便是如同在一株大树的根旁放着一个白蚁窝,随时都被吞噬的危险。
(转载自新浪博客)
阆中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