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阆中教育的理解、关心和支持!为了您孩子的成长、成人和成才,下面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家校合作等与您真诚地沟通交流。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一切为了孩子。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都特别重视,投入往往不计成本,再怎么吃苦奉献都毫无怨言。但是,不少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乃至家庭悲剧。
您认为孩子什么最重要?可能有很多家长会说:“学习成绩最重要。”这种想法很朴素、很现实,但却不全面。如果您的孩子品行不好、缺乏教养、行为习惯非常差,您喜欢吗?如果孩子的身体发育不良、不健康、体弱多病,您满意吗?如果孩子的心理脆弱、逆反不合群、易生极端行为,您放心吗?如果孩子将来走向社会,综合素质缺乏,应变能力差,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发展的后劲潜力,您认为成功吗?有人形象地说:“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健康成长,既成人又成才。除了让学生学好文化科学知识获得相应满意的分数和良好的成绩外,还要有难以考试量化的优秀德育质量、体育质量、美育质量、劳育质量和心育质量等,比如拥有善良的品质、高尚的情操、顽强的毅力、良好的习惯、健全的人格、阳光的心态、沟通的本领、健康的体魄、高雅的爱好、出众的特长、审美的修养、丰富的想象、科学的思维、动手的能力、创新的精神等等。当然,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素质发展与考试分数的关系,不能走极端,因为“分数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分数是万万不能的”“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只有分数过不了明天”。
您认为什么是好的教育?可能有很多家长会说:“英才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诚然,对极少数天赋特别好的孩子而言,实施英才教育算是好的教育,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智力的孩子而言,这并不适合。打个比方,有人体弱只能背80斤,您让他背90斤就很吃力了,背斤就到顶了。如果您硬要他背斤、斤,不压垮压坏他才怪呢!假设把一名中上成绩的学生和许多尖子生编在同一个班,那这名学生往往每次考试成绩都处于末位,心理压力会非常大,没有自信、没有自尊、抬不起头、一蹶不振,久之会心理抑郁,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厌学、逃学。如果在适合的同水平班,竞争压力小些,他会自信满满,稍加努力就有进步和成就感,反而越学效果越好。孩子是有差异的,师圣孔子早在0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原则,不能一概而论,不能搞一刀切。所以,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内容、方式适合孩子的年龄、学段,目标、期望适合孩子的就近发展区,环境、氛围适合孩子的个性特长发展。成才成功也并非只有升学考大学、考好大学一条路,自学成才、职业发展都可成才成功,因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中央教科院对恢复高考以来30年的0余名状元跟踪分析,发现这些学霸、考霸们名牌大学毕业后走向社会,并未出现行业领军性人物,倒是考分不冒尖、但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如马云等)发展潜力大、后劲足,敢于创新探索,成为了时代的佼佼者。这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值得深思。
二、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
许多家长采取了一种错误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结果适得其反,事与愿违。一是是非不分,一味溺爱迁就。要钱也好,吃、穿、用、玩也罢,不管正确与否,一律答应;认为自己的孩子乖,全身都是优点,对不良习气、不良品行等,不加批评、不加管束,助长了孩子偏激、自私、狭隘、蛮横的心理。小错不纠,会酿成大错,害人害己害家害社会。所以,要克服“四二一综合症”(爷爷奶奶外爷外婆、父母、娇惯独生子女)。二是要求太高太严太急,方法简单粗暴。家长们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太急太切,或做出拔苗助长、杀鸡取卵的傻事,结果欲速则不达,害惨了孩子,后悔莫及,或方法简单粗暴,棍棒相加,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还造成心理逆反。三是漠不关心,放任自流。以工作忙、生意忙、应酬忙等为理由,对孩子的教育、成长、思想、学习等不闻不问,对学校、老师不理不睬,呈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应该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多陪伴、少疏离,多鼓励、少批评,多沟通、少责备,多交流、少打骂,尽量发现闪光点、进步点、特长点,避免使用损伤自尊心、自信心的侮辱性、打击性的话语。要根据年龄段、学段、男女性别、性格特点等,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比如女孩子、性格内向的孩子、留守儿童大多敏感,心理脆弱,就要特别注意语言的分寸。初中阶段属青春叛逆期,孩子容易逆反;高中阶段属青春不稳定期,孩子容易激情冲动,这要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讲究交流沟通技巧。有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焦虑症、其它心理不健康等的孩子,属非道德品质的问题,还要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
三、做真正负责任的家长
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就是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巨大而深远的。孩子身上的优缺点,总能找到父母及家庭的影子或根源。
一要坚持父母陪伴,做到严慈相济。父母陪伴子女,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要充分利用孩子每天回家、双休日、节假日在家时间,多陪陪孩子聊聊天,经常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身体健康、心理困惑、精神需求,时常留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习惯、言行态度、学习困苦、情绪变化、异常表现、所交朋友等。既严格要求,教会孩子做人,又用慈爱关心,体现温暖。如果让孩子远离父母,势必监护不到位,缺乏亲情滋养,造成心灵孤单,加上自控能力较差,易受不良诱惑,很容易学坏变坏,酿成人生苦果。首先,要特别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和养成教育。要培育善心善行,使其懂得感恩,有文明礼貌,学习、生活、卫生等行为习惯良好,这是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础。家长要善于引导、指点,利用优秀的家训、家规、家风等传统家庭家族文化资源,传播正能量。其次,要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像一日三餐营养全面搭配一样,不可偏废,健康成长方能成才,个性特长影响人生的后续发展。第三,要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手指路,高人点悟。”孩子不能只读课本、教参、试题集,还要广开视野,海量阅读。课本就像婴儿的母乳,但随着成长光吃母乳是不够的,还要逐步添加主食、辅食,最后断奶。优秀的书籍是孩子最好的礼物、最佳的营养、最无价的奖赏。要舍得给孩子购买经典图书、好书、新书,同时鼓励孩子到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城市图书馆、社区书屋等借书读书,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自觉的阅读习惯,与经典为朋,与圣贤对话,与智者交流,启智开悟增慧。同时,可以陪孩子旅行、游学、研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二要实行家校合作,实现良性互动。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家庭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责任,仅靠学校是不行的,必须实行家校合作。家庭和学校是合作关系,家长和老师是子女教育的合伙人关系,相互依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永久的老师。校内教育以学校为主,老师责任重大;校外时间以家庭教育为主,家长责任重大。要密切联系,通过电话、短信、QQ、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钱百癣夏塔热片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