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阆中市经济
阆中市新闻
阆中市小吃
阆中市地理
阆中市旅游
阆中市人口

既有客栈的人文情怀,又有高质的入住体验,

丽江大理,好多人心之向往的地方。它们有特殊的魔力,让还没去的日夜盼望,去过的日夜思念。

这几年,在丽江大理,好多明星、社会名流、艺术家纷纷开了自己的客栈。周云篷、方力钧、舞蹈家杨丽萍等,一边做自己的隐居避世之地,一边开门迎客。特立独行的王菲,也常常到丽江大理度假。

丽江大理的客栈数不胜数。但其实好多人只是为了追赶这一股潮流,或者暂时的避世,开一个客栈,却缺乏完善的管理,因此品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旅客的需求。毕竟好多人从大城市过来,即想体验客栈的人文情怀,又想有酒店般的服务和住宿品质。

记得当时准备和家人去去云南旅行,在酒店选择上花了很多的精力。网上找到很多客栈虽然都很有民族风情,但总有住客反映客栈民居普遍问题:设备跟不上,热水不够,床上用品粗糙,卫生问题,或者楼下就是餐厅/酒吧很吵杂等等,无一不让旅途带上遗憾。

机缘巧合发现了它--花间堂,名字充满诗情画意。在丽江和香格里拉亲身体验,然后对这个品牌有了更深的了解后,觉得一定要把这么一个好地方介绍给大家。

花间堂

花间堂的第一家店诞生于年的丽江。这个只有20间客房的小客栈,凭借它独特的设计和酒店文化,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到年,已经在云南开出了10家分店。现在你在丽江,束河,香格里拉,周庄,苏州,杭州,四川阆中,无锡和同里古镇都能找到花间堂的身影。

苏州花间堂探花府

杭州西溪花间堂度假村

花间堂的由来

花间堂的诞生也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创始人张蓓是天津人,她最快乐的回忆就是童年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开满花的四合院。即便她最后去了英国留学,在酒店管理的领域工作了10多年,这段美好的日子一直在她的记忆里。

她年去丽江旅游,和很多人一样,爱上了那里的原始建筑和淳朴的纳西人民,爱上了那里的慢时光。各种富有人情味的四合院激起了她实现童年梦想的愿望。她希望下半生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建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小酒店”,把她理解的“中国式幸福”传达出去。花间堂就这么诞生了。

这就是创始人张蓓,喜欢她骨子里透出来的文艺气息

让古宅焕发新生

花间堂有别于很多客栈的一大特点,就是它所在的院落,大部分都是当地带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古宅民居,甚至是文物保护建筑。

古宅的修葺非常耗时耗力。张蓓在修葺中,不惜成本精心保护和保留其中的每一处梁柱、木雕、石刻等,在保留其精髓的同时,把他们改造成适合现代人住宿品质和品位的精品客栈。

像在丽江大研古城的第一间花间堂,“植梦院”,原本是纳西族显赫的中医世家和氏的老宅,院内至今还留有雍正、道光及民国时期丽江知府赐予的三块牌匾。整个院落完整保留了纳西大户人家“四合五天井”的古建筑风格,是丽江古城的重点保护民居。

在改建之前,张蓓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研究当地民居和这个院子的历史,以保证原汁原味地还原这个古宅的精髓。修缮的工匠和材料也全部取自丽江当地,装修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听说当时周边的客栈都开业了,植梦院确始终在装修,古城里的老人对张蓓修补手法的执着都大为不解。不过,幸好有张蓓的坚持,才给了我们这么一个精致的植梦院,让老宅焕发新生。

丽江的花间堂几乎都是由老院子改造而来:听荷院是解放前丽江最后一任老县长的宅院;编织人家曾是丽江赫赫有名的马帮首领的宅院,在丽江古城所重点保护民居中排名第二;问云山庄是木府花园的一部分,被称为“小木府”。

每个院子本身已经非常有观赏价值,一砖一瓦都还原最纯粹的纳西特色。

随着花间堂在业界的成功,这种“老宅新生”的概念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青睐,并主动邀请花间堂合作。比如周庄花间堂由昆山市文物保护建筑、周庄富商戴氏的老宅改建而成;苏州花间堂探花府是清朝军机大臣、收藏大家潘祖荫的故居;同里花间堂则是年创办的丽则女子学堂转变而成。

每到一个花间堂,你一定会被它古建筑的魅力而吸引。

做有情怀的客栈

选址

花间堂的选址,就已经充分体现出要做有情怀的客栈这一宗旨了。丽江,香格里拉,苏州,束河,周庄,要么是人文底蕴深厚的古镇,要么是隐匿在隽永山水的世外桃源。当地的文化和老宅的故事紧紧相连,构造出新的人文景观和情怀,这一点就已经足够在众多的客栈中脱颖而出了。

取名

虽然理念和品质是一致的,每个分堂却又是独一无二。当时单是“花间堂”这个名字构造的画面已经足够让我心驰神往了。每个分堂独特的名字,更让人欣赏主人的品位和用心。圣地花间堂、墨香院、探花府、丽则女学、听荷院、编织人家,每一个名字都吸引着人去感受它所代表的人文情怀和地方气息。

公益

另外最让我欣赏的是,在保护和传承当地自然人文特色的同时,花间堂也把慈善公益融入日常的客栈生活。

每个分堂都会有免费自助的水果吧和零食吧,客人们可以往爱心存钱罐里投入自己的小小心意,所得善款将以花间堂客人的名义捐赠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他们同时鼓励被资助的孩子以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孩子,让他们从被资助者转变为资助者,让感恩之心可以永远传递下去,生生不息。

我相信这样的资助才是最有意义的,记得拿走水果和零食之后要留下一份心意啊。

活动

堂里还会定期组织讲座、论坛、市集、工作坊等,发掘大家对生活、美学、人文、历史新的感悟,让你度假学习两不误

做自己的家

张蓓说过,她是把花间堂当做“自己的家”来构建的,希望所有的客人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家里有自己的卧室,有书房可以看书,然后要有厨房和洗衣房。最好要有起居室,可以在那里看电视、喝红酒。天气好的时候,院子里有很多随处可以坐下来的地方。最好有个瑜伽房,离家近一点……”这也是我们好多人对家的理想构想啊,也是“旅窝”这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zhongzx.com/lzsxc/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