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天天看阆中
广度、深度、温度,全新的阆中度!
阆中古城怎样建设成为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
市委书记张斌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阆中市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就是努力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我市的旅游思路发展定位从中国西部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休闲旅游城市到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阆中旅游的高度越来越高,眼光越来越宏远,定位越来越准确独到,真正做到了跳出阆中看阆中、站在中国看阆中、放眼世界看阆中,不再是目光短浅,井底之蛙、夜郎自大,而是更开放、更休闲、更专业,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是全民所盼,众望所归,备受市民高度
“一个目标”,就是努力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旅游”是方向,必须始终突出旅游龙头地位,以旅游提名气、吸人气、聚商气,借旅游强产业、优环境、惠民生,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古城”是核心,必须始终立足阆中古城这一核心资源,提升阆中旅游的核心竞争力,铸造最具中国特色、独具阆中韵味的古城旅游品牌。“世界”是定位,必须始终以世界一流的眼光和水准,去审视、去要求、去推进旅游发展等工作,推动阆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目的地”是追求,必须始终树立城市旅游和全域旅游理念,完善功能配套,优化发展环境,彰显文化底蕴,打造文化旅游高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福地。确定这一奋斗目标,契合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对接省市对阆中的发展定位,坚持阆中特色发展道路,顺应全市群众富民强市的热切期盼,将引领阆中未来又好又快发展。
旅游是阆中的优势、希望和出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文旅带动战略,努力发挥优势、干出特色、走在前列。
构建以城带乡旅游格局,推动旅游全域化。着眼全局全域抓旅游,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着力构建“一核三区两带”的旅游发展格局。“一核”,即以阆中古城、嘉陵江山度假区为核心,按照“街巷休闲、院落度假、城外娱乐”的空间布局,做精景区品质,丰富度假产品,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城市品位,建好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核心圈。“三区”,即在构溪河湿地,以生态观光、亲水休闲为方向,大力开发水上旅游产品,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区;在沙溪金沙湾,以户外运动、养生养心为方向,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建设康养文化度假区;在天宫院片区,以风水文化展示、体验为方向,大力延伸产业链条,建设风水文化体验区。“两带”,即依托嘉陵江,深度拓展滨水旅游产业链条,建设沿江生态旅游带;依托博树、老观、木兰等山水资源、民俗风情,加快推进特色集镇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建设城郊30分钟乡村休闲旅游带。
培育文化休闲旅游产业,推动产业多元化。以文化体验、休闲养生、乡村旅游为主攻方向,丰富旅游层次,充实旅游内涵。深度开发三国文化、春节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推出具有娱乐性、文化性、市场性的文旅产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数字传媒等现代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充分利用秀丽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产业,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深入挖掘乡村特色风土人情,加大农村古院落的保护开发,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旅游特色小镇、特色村落,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推动运营市场化。以组建成立古城景区管理局为契机,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力量整合、统筹协调,充分发挥行政部门、旅游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形成旅游发展“一盘棋”格局。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专业资本参与旅游规划、建设和管理,探索旅游市场化运作模式,提升旅游产业营运水平。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大旅游行业违规行为惩处力度,推动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打响阆中古城旅游品牌,推动品牌国际化。充分利用阆中牵头发布《世界古城保护阆中宣言》,加入中国“一带一路”旅游景区联盟等机遇,全力推动蜀道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工作,加强与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交流与合作,积极承办国际知名体育赛事、论坛活动,扩大阆中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旅游服务国际化,落实规范统一的旅游服务标准,加快智慧旅游发展步伐,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品牌宣传和落地营销,规划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深入挖掘成渝西市场,不断开拓以陕甘新为代表的西北内陆市场,全面激活长三角、珠三角客源市场,辐射带动港澳台、东南亚等客源市场,不断提升境外游客市场占有率。
来源:综合整理
注: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