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阆中“亮花鞋”已经成为中国“亮花鞋”几十家媒体争相报道!
3月8日,
农历二月初二,
阆中老观古镇“亮花鞋”民俗活动日期而至,
姑娘们穿着新衣花鞋赶场赴会,
民俗展演队伍载歌载舞巡游,
吸引众多群众和游客观赏,
也吸引了全国数十家媒体争相报道。
1
人民网
2
新华视觉
3
中新网四川新闻
4
四川日报
5
四川新闻网
6
川网视觉
7
四川经济网
8
成都商报
9
大理日报
3月8日上午(农历二月二),
虽然天空下着小雨,
但是在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阆中市老观古镇,
一年一度的亮花鞋依然如期隆重举行,
数千名本地群众演员本色出演,
为观看的游客呈现一场文化盛典,
原滋原味的民俗演出吸引了新华社、
四川日报以及国内摄影界的众多艺术家的目光。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在阆中来说标志着春节的正式结束,辛勤劳动的一年开始。这一天也是老观镇的“女人节”,当天不下地劳动,姑娘们都要穿着新衣花鞋赶场赴会,比一比谁的女红做得精细,然后大家载歌载舞,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安康幸福。“新年花开,恭喜发财。天地交泰,亮出花鞋。“随着司仪宣布今年的亮花鞋活动正式开始,在亮花台上,左花,右花,……亮花台上,姑娘一排排整齐的脚步,在亮花台上秀出自己的花鞋,最后由裁判选出“花魁“。亮花台上节目演完后,司仪、花魁、姑娘一起到老观古镇走一圈,再到广场上准备表演亮花鞋舞蹈。老观三谯广场上,亮花鞋舞蹈还未开演,人山人海。舞龙舞狮助兴,时而狂吼,时而咆哮,龙灯耍得欢喜惹很多人观看。
年2月14日央视春晚现场,阆中春节文化民俗艺术团舞蹈《亮花鞋》压轴登场,让亿万中国人为之欢呼,有多人的宏大场面展现了阆中的千年风情,姑娘们轻移莲步,时而紧紧合住双脚,时而又像扇子一样打开,营造出足浪翻滚的视觉效果,俏皮活泼、千变万化的脚上动作让人眼花缭乱,它生动地展示出逢年过节时,姑娘们展示、比赛绣花鞋的古老习俗。阆中姑娘用美丽的绣花鞋晒出了幸福,用双脚跳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考证:亮花鞋来源于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老观的一个春节民俗传统,迄今流传已久,多年前已经被阆中人搬上舞台进行表演。二月二是阆中市老观古镇春节中最为热闹的一天,因为传统的“亮花鞋”活动在古镇老街上的新风街举行。随着“号街”开始,一年一度的“亮花鞋”活动拉开帷幕。
所谓“号街”,就是镇上的负责人沿街通知各家各户,告知比赛时间、比赛地点。
“亮花鞋”当天,当地女性身着艳丽的服装,穿上漂亮的新鞋子走上“亮花台”。台上挂着幕布,只能露出选手的脚部。当地女性展示自己的女红--“花鞋”,选手上台后,在司仪的指挥下,她们踩花步,亮花鞋——“左花,右花,中花”,选手向观众展示鞋子的每一个侧面。展示完毕,“花姑”各留右鞋及一双鞋垫于台前,然后退场,由评委投花评判。随着幕布开启,亮花台上只剩下一大堆鞋子。根据规则,评委上前仔细察看,将手中的花放在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鞋子内。谁的鞋子得到的花最多,谁就是当年的花魁。此时,司仪请出鞋子的主人,将左右鞋配对确认,新花魁就诞生了。
据介绍:做花鞋须有大小各式花弓、花绷、花针、花剪,绘图描花须有多种粗细彩笔。技艺分为刺花、扎花、挑花、编花等多种手法。就连花鞋颜色也极其讲究,如未婚女子的多为大红色,年轻媳妇的多为桃红色,中年女性的多为蓝绿色,大龄妇女的多为黄灰色,高寿老者多为黑色。伴随着做花鞋和鞋垫,一些古老的鞋歌也在民间传开:“奴在门前做花鞋,盼望情哥上门来;情哥渴了奴知道;煮好醪糟打幺台。”“奴绣一朵牡丹花,牡丹花儿人人夸,叫声情哥莫害怕,大胆把它摘回家。”“还有比如哄小孩子睡觉一边好做花鞋的歌谣:“闷孃孃,早早来,娃儿睡着了好做鞋,做一双大花鞋,过年穿上好上街”。
花鞋和鞋垫做好以后,女子们除了送给亲朋好友以外,其余的就全部珍藏。待过新年时,女孩子们就会挑出最好的一双穿上,没有订婚的女孩子们还要拿一双鞋垫子,四方云集到老观古镇场上,参加亮花鞋的活动,以前因为人口较少,可以鞋垫子和花鞋摆放在老观场的魁阁之下,制作者就站在花鞋后面,等候乡亲们长老们的评判,评选花魁。随着人口的增多,渐渐演化成女子们穿上鞋子参加比赛,为了夺取魁首,也为了在新年上展示自己,女孩子们精心打扮自己,她们不仅做出精美的花鞋,还模仿远古时代的原始服饰,配以蛮荒时代粗犷豪放的、震人心魄的舞蹈动作,在亮花鞋时载歌载舞,那个时候,从正月初一到二月二,几乎天天都有演出和比赛,最后评选出获胜者被叫做花魁。
经过初赛和决赛出来的花魁,会被当地制作的高大花轿抬上游古街。花轿身呈绣花鞋状,长约五尺,身高三尺,两侧为凤凰齐翔的样子,嘴尖共捧着一红火绒球,轿身靠后部分是用一双蝴蝶图案的鞋垫拱围成靠背,靠背上树一曲柄,以四片绿叶围衬的牡丹花作为轿顶,四片绿叶各自伸出丈余长红绸,轿身四周垂吊着用绣花鞋垫子连续缀成流苏样子样彩串。
当老观奉国寺钟声九响以后,乡亲们就会给“花魁”带上羽翎花冠,系上七彩绶带,宣布游街朝圣正式开始。八名年轻的彩女抬起花轿,四名彩女两前两后各执轿中彩绸,随着开道的龙灯狮子队伍开始游街,轿子后面是匾牌、彩灯、车灯、腰鼓、锣鼓等舞蹈的队伍,进到观音阁后,由花魁向观音菩萨进香礼拜,现场祈福。如果花魁是大姑娘,祈求早得佳偶;若花魁是结婚不久的小媳妇就祈求早生贵子;若花魁是已婚中年妇女,求家庭幸福平安;若高龄老人有幸成为花魁,则祈求儿孙满堂,健康长寿。
近年来,阆中市老观古镇已经在过去的基础上对亮花鞋民俗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和创新,邀请国内舞蹈专家进行精心编排,进一步挖掘老观古镇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春节文化要素,充实中华春节文化中喜庆、吉祥、团圆、向善的元素,摒弃过去的封建迷信思想,使之全新面对游客观众,阆中市的亮花鞋不但受到国内专家和文化学者的瞩目,而且编排的“亮花鞋”节目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央视侨联春晚和四川省文艺汇演中频频亮相,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老观镇党委书记冯敏介绍:为进一步丰富节日文化活动,充分展示千年古镇老观的年俗文化,营造喜庆、详和、文明的春节文化氛围,从腊月初八至农历二月二,开展了《阆中春节源,老观来过年》传统年文化系列活动:腊八节杀年猪,吃腊八粥,喝庖汤;腊月二十三祭灶神;除夕年夜饭;初一、初二老观灯戏专场演出;正月十四闹元宵、舞龙、舞狮;正月十六游百病;二月二亮花鞋,让春节民俗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和传承创新,以此丰富乡村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凝心聚力。
审核:姚海
编辑:乔黎
来源:阆中
作者:张晓东四川经济日报张小星文/图
张晓东、张小星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