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
向上滚动浏览全文↑↑↑
全文约字,配地图10张,请妥善安排阅读时间。地图底图为现代地图,用作古今对照。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广元市行政区划范围。先秦时期,今遂宁市地区属蜀国领土。战国末期秦国灭蜀之后,其地归秦国蜀郡治下,不过此时境内尚无县治,直到西汉。
西汉
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此时今遂宁市境内存在上图一县,属广汉郡。广汉郡治梓潼县(同今)。
广汉县,西汉高帝六年(前年)置,治今射洪市沱牌镇(原柳树镇)。三国蜀为东广汉郡治,西晋为广汉郡治。隋开皇初废入通泉县,行政建制未延续下来。这个广汉县和如今的广汉市并无关系,只是恰好重名。
西晋
上图为公元年西晋时期。此时今遂宁市境内存在上图一县,属广汉郡。这个广汉郡并不是西汉时期的广汉郡。
广汉郡,西晋初改东广汉郡(蜀汉置)置,治广汉县。东晋永和中改为遂宁郡,南齐改为东遂宁郡,北周改为石山郡,隋开皇三年()废。东广汉郡是今遂宁市境内首个本土地级行政建制。
德阳县,东汉置,初治今江油市东北,东汉末年迁治今遂宁市龙凤镇。北周废,未延续下来。这个德阳县和如今的德阳市也只是恰好重名。
隋朝
上图为公元年隋朝时期。此时今遂宁市境内存在上图五县,分属三郡。
方义县,西魏恭帝二年(年)改小溪县置,今遂宁市区行政建制的起源。历为州、郡治所,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年)避宋太宗赵光义名讳复改为小溪县。明初改为遂宁县,年改为市中区,逐步演变至今。
射洪县,西魏恭帝时置,今射洪市行政建制的起源。初治今射洪市金华镇,年迁治今址,延续至今。
安居县,隋开皇十三年(年)改柔刚县置,治今遂宁市安居镇。明成化十七年(年)移治今重庆市铜梁区安居镇,清康熙六十年(年)废。
长江县,西魏恭帝时改巴兴县置,治今蓬溪县西南。元至元十九年(年)废入蓬溪县。唐著名诗人“诗奴”贾岛曾被贬为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
通泉县,隋开皇三年(年)改通井县置,治今射洪市洋溪镇。元至元二十年(年)废入射洪县。
唐朝
上图为公元年唐朝时期。此时今遂宁市境内存在上图六县,分属三州。
遂州,北周闵帝元年(年)置,治方义县。隋大业初改遂宁郡,唐武德元年(年)复改遂州,今遂宁市地级行政建制的起源。北宋政和五年(年)升遂宁府,元至元二十年(年)降为遂宁州,明初地级行政建制废。
唐兴县,唐永淳元年(年年)析方义县置,今蓬溪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唐天宝元年改蓬溪县,延续至今。
北宋
上图为公元年北宋时期。和唐朝时期相比,唐兴县改名蓬溪县,方义县改名小溪县,其余无大变化。
元朝
上图为公元年元朝时期。元朝三级行政区划和四级行政区划并行,此时遂宁州依旧为地级行政建制。只是笔者画的二级行政区划图,无法体现三级行政区划。此时这一带的行政隶属关系为小溪等县属遂宁州,遂宁州属潼川府,潼川府属四川行省。
明朝
上图为公元年明朝时期。此时今遂宁市境内存在上图三县,均属潼川州。此时遂宁的地级行政建制已废,各县均直属潼川州。潼川州治郪县(今绵阳市三台县前身),笼统的说在元明清数百年的时间里,今遂宁市地区属三台管辖。
清朝在这一带延续明朝的行政区划,只是潼川州改为潼川府。其余无大变化,不单独列图。
民国初
上图为公元年民国初期。此时今遂宁市境内各县属嘉陵道管辖,治阆中县。年废除道制,各县直属省管辖。
建国初
上图为公元年建国初期。年置遂宁专区,辖遂宁、蓬溪、安岳、乐至、中江、三台、射洪、盐亭、潼南等县,专员公署驻遂宁县。便是上图的行政区划。年撤销遂宁专区,辖区分别划归内江、绵阳二专区。
年绵阳地区撤销,同时以遂宁、射洪、蓬溪三县地域设遂宁市,辖市中区、射洪县、蓬溪县。年析原蓬溪县西部地区置大英县。
当代
随着年市中区分置为船山、安居两区,逐渐成今日的行政区划。
纵观遂宁市行政区划史,西汉时期境内建有广汉县,后来附近各县均是由其析出,可以说是地区母县。且广汉县在蜀汉时期便为郡治,可惜并未延续下来。
南北朝时期,今遂宁市区和射洪市行政建制的起源诞生。同时今遂宁市地级行政建制的起源遂州也诞生于这一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
最后说说重庆市潼南区,从上系列地图可见,历史上其地域隶属遂宁地区的行政机构管辖。建国初也属遂宁专区,直到1年改属江津地区,逐渐至今。
已完结全国大部分地市行政区划史,治学不易,请多分享,感激不尽。资料来源:二十五史、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志、水经注等正史和地理总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