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阆中民俗荟"免费订阅
阆中古城山围四面,水绕三方,风景优美,素有“阆苑仙境”之誉。阆中有三大特产:张飞牛肉、保宁醋、白糖蒸馍,而因阆中古时名作保宁镇、保宁府,故很多外地朋友,并不知张飞牛肉,保宁醋是阆中所产,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阆苑三绝”之阆中人都不一定说得清楚的源头。
相传东汉末年,张飞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七年,协助刘备北拒曹魏戍边,内安黎民亲政,深受阆人爱戴。张飞征战获胜,常以自己特殊烹制的牛肉犒赏将士,后人称其为“张飞牛肉”。
张飞牛肉本名干牛肉或保宁干牛肉,产于四川阆中市。其表面为墨黑色,切开后肉色粉红,肉质纹丝紧密,不干、不燥、不软、不硬,食之咸淡适口,上世纪80年代左右(约年),张飞牛肉公司前身原阆中县牛羊肉加工厂厂长王正秋因其面黑心红其形似张飞而将其正式定名为张飞牛肉。因此名字取得恰当,于是迅速被人们熟悉。
阆中白糖蒸馍是清代乾隆时,阆中回民哈公奎创制的一种名小食。它无中式馒头的碱涩味,也无西式面包的微酸味。年,获巴拿马国际博展会银质奖章。年,四川评出22种省级名小吃,保宁白糖蒸馍金榜题名。
保宁醋是四川省的地方传统名优特产,属于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保宁醋以地名(今四川阆中市保宁镇)俗称,始于五代唐长兴元年(公元年)设保宁军治时,距今已有年历史。近年来,保宁醋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最终形成以麸醋、药醋为特色而名扬中华醋苑的百年老字号。
就在不久之前
阆中出名的一道民特小吃
阆苑三绝
就被央视节目强力推荐
其实这“阆苑三绝”是当地一道很特色的美食,既是汤又是粥,而且这一道美食就汇聚了当地三种特产,所以这也是游客必打卡的。
制作“阆苑三绝”的主要食材就是张飞牛肉、保宁醋、白糖蒸馍,这三种原本是独立的特产,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一个叫陈春林的厨师组合成一道美食,而且还深受人们的喜欢。
关于这道菜的来历
可能连很多土生土长的阆中人都不知道
"阆苑三绝“的来历
上世纪90年代末,古城里的几个厨师在一起探讨菜品,提到饭后醒酒时,无意中提及醋,并由此想到制作一道醒酒菜。阆苑三绝因此出笼。
当地人没想到的是,该道菜因制作简单,既可登大雅之堂,也可用于百姓待客,很快便流行开来,不仅深受本地老百姓喜爱,也令外来客人钟情。
阆苑三绝制作方法
阆苑三绝的制作,关键是选料,这道菜的醋一定要保宁醋,牛肉要“张飞牛肉”,蒸馍要盖有章的本地白糖蒸馍。
选用这几种配料,主要在于突出阆中当地特产,使这道菜成为地道的‘阆中造’。
将干牛肉切成颗粒状后,放入水中煮。这样才能将牛肉的味道煮出来。再在里面放入黄花、木耳等,与之混煮用于调味。然后加入事先勾兑好的豆粉浆。煮熟后再加入适量的醋。起锅时加上经油炸过的蒸馍块。
阆苑三绝的制作工序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掌握火候,如果牛肉煮的时间过短,味道出不来,时间过长肉太软,口感不好。醋加得太多,羹汁会太酸,少了酸味又不够。蒸馍加早了食之绵软,加晚了表皮的硬度又刺口。
"阆苑三绝”上桌后,人们缓缓食入,牛肉的香、蒸馍的酥、保宁醋的酸,加上美味的羹汁,反复刺激着味蕾,顷刻间,喝过酒的人儿醉意烟消云散。
阆中这座美食之都
从早到晚、从北到南
都有裹挟着麻辣甜咸香的滋味挑动味蕾
好吃的东西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夜眠六尺
日食三餐
每个人都离不开食物
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
中国人
用一句朴素的言语概括了其中真意
民以食为天
对“食”的追求
贯穿整个中华文明史
华夏大地
也孕育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一座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千年文化传统的城市,作为“中国名特小吃之乡”的阆中,同时也是一座和谐之城,民族特色和风味融入了这座古老的城市,深刻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阆中人的味蕾。
在阆中,跟”阆苑三绝“还有得一比的
非属农村八大碗莫属
川北农村,婚丧嫁娶,敲锣打鼓,唢呐喧天
主人家大办宴席,热闹异常,犹如过年
八大碗是经典名菜,味道非常的鲜美,营养丰富。全国各地的八大碗的做法不一,往往用于接待宴客,每桌八道菜,上菜时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看起来爽快,吃起来过瘾,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
宴席俗称“八大碗”,咸烧白,甜烧白,龙眼,夹沙肉,香碗,酥肉,粉蒸排骨,肘子,都是大碗装肉,大碗盛酒,大碗里的红苕酒或者高粱烤出的粮食酒幽幽地散发着醉人的香,在桌子上席放了,满满一碗。
但如果你想吃到真正的正定“八大碗”可不容易,从最初准备到上桌吃到口,要用将近两天时间,制作工艺繁杂。主要在选料、刀功、火候掌握以及配料的选购等。
阆中的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也让我们深深陶醉其中
美味的阆中也值得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你
细细品味
.......
来源:阆中古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