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铭办公室
封面新闻记者苏定伟阆中纪委供图
阆山阆水间,他是一粒尘埃,普通、平凡;又如一道闪电,划过古城的夜空。这个秋天,窗外枫叶正红,他走了,带着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深深眷恋,赵家沟村的村民还在等待他再来,同事们还保留着他办公室最初的模样。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他身兼两个重要职务,阆中市片区脱贫攻坚督查组组长,省级贫困村宝台乡赵家沟村工作组组长。阆中地处秦巴山区,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他的担子重,唯有拼命地工作。
张氏家风族训的精髓:国是家、族为根、善作魂、俭养德、诚立身。父亲张克让把家风族训亲手镌刻在元山镇老家祠堂太谥祠里,张晋铭从小就在这样纯朴正直的家风中成长。
浩然正气,疾恶如仇,黑黝黝的,像个“黑脸包公”不徇私情;在有限的生命里拼命地工作,把生命拉长,工作做得更多。“纪检干部不忘初心,就要忠诚、干净、担当、讲政治。‘打铁的人’首先要成为‘铁打的人’!”这是张晋铭的口头禅,也是一名基层纪检干部的初心和使命,责任和担当。
采写张晋铭,像一场时空穿越,也是一次精神洗礼。
回望赵家沟
他比亲弟兄还亲
从阆中城里出发,到赵家沟省级贫困村,这里偏远、山高谷深,单边车程一个半小时,这是阆中市纪委监委扶贫的村子。这条路,张晋铭和他的同事不知走过多少回,村里的娃在哪里读书,哪家的女子要出嫁,哪家的房屋要翻修,他记得一清二楚。
9月4日,医院检查回来,医生反复强调要好好休息。9月6日一大早,张晋铭提起包包,茶杯里放了清热的菊花。“你又要下乡?”“我都给村上说了,今天要去看望大家,说话咋能不算数呢?”看到丈夫扶着楼梯,艰难下楼的样子,爱人李敏的眼泪又来了,这么拼,真的倒下了,一家人咋办?
那一天,秋阳正好。71岁的任桂华正翻晒谷子。张晋铭径直走到院坝里,“张常委,快来坐呀!”端板凳、倒开水,娘儿俩又拉起了家常。任桂华儿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走得早,3年来,张晋铭每次来赵家沟,总要到任孃孃家去一趟,问水、问电、问厕所。闲聊中,张晋铭听说任孃孃要去成都检查身体,“山高路远,你咋个去成都?我帮你联系过路车!”“不麻烦你了,有个远房侄儿来村里接我!”临别,张晋铭硬是给了元,嘱咐买点营养品。在院坝前的小坡上,张晋铭拿着茶杯,又转过身来,看着任孃孃山腰里的房子,“我看着他,他看着房。”张常委不时回头,依依不舍的样子!“又黑又瘦,我眼泪花花就来了!”
帮扶的贫困户任桂华
走过一段小坡,张晋铭来到帮扶对象赵克吉家里。“不嫌我屋里臭,坐在床头和我摆龙门阵。他自己掏钱,给我买了一台电视机!”赵克吉脑膜炎后遗症,只有一间屋子,另一间屋还是和哥哥一家公用。50多岁了,一直单身,“比亲兄弟还亲啊!”
村民任齐站在自己的新房前,一脸沉思。“倒插门”20多年后,被赶出家门,任齐独自回到赵家沟,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张晋铭为他跑地皮,跑资金,短短一年时间,5间砖瓦房修好了,白墙青瓦,山梁上一道风景。“装修时,我说地板质量不好,张常委硬徒手来回搓地板,发现沙太重,要返工。张常委找到装修老板,讲清利害关系。没多花一分钱就重新打了水泥地板。”张常委还托人说媒,帮任齐重建家庭。张常委带着农技员来教任齐养殖技术,任齐养起了鸡鸭,现在年收入稳定在五六万。“哪晓得张常委走得这么急,大恩人啦!”最让任齐感慨的是,张常委没吃过他家一只鸡、一只鸭。
主持扶贫村联谊会
赵家沟那次访贫问苦,村医赵策还是看出来了,张晋铭脸色腊黄,走路满头大汗。赵策从村卫生室拿了止痛药给他服下,病痛有些缓解。张晋铭在田埂上坐了半个小时,又走访下一家。
赵家沟已经脱贫了,阳光下,村民们三三两两,对比三年来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忆起张晋铭的点点滴滴。没有哪一家有事,他没去过;没有哪一家贫困户生重病,他没看望过;没有哪一家搞产业,他没资助过。帮扶村老人协会、修村道、挖池塘、建脱贫产业园,“不讲什么大道理,就说怎么解决问题。”
哪曾想,那竟是张晋铭最后一次去赵家沟。
9月22日,单位平时负责会议通知的工作人员游茂,还给张晋铭发了一条短信,请他第二天参加全市警示教育暨先进事迹报告大会。哪知,5个小时后,张晋铭与世长辞。只有这一次,游茂没接到张常委的短信回复。
他走了,如秋叶静静地飘落。不相识的阆中市民,还有他办案处理过的人,赵家沟村的村民,一一从四面八方赶来,送他最后一程。这个冬天,他还没走,如暖阳照耀阆山阆水,整个古城都在细细回忆他生前的点点滴滴。
检查工作
暖男“张二黑”
短发、黑脸、嗓门儿大,声如宏钟,正义凛然,朋友圈子正,字儿写得好,同事送他雅号“张二黑”、“黑脸包公”。自古侠骨多柔情,看似不近情面的张晋铭还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暖男”。
他和爱人李敏,两人因工作结缘,相识阆中博树乡,优秀大学毕业生张晋铭分到乡政府,勤奋踏实的他,很快就赢得了李敏的芳心。他花多元买了一大束玫瑰花,情定终身。3年,两人喜结良缘,第二年,女儿降生,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活中,他是一个暖男,回家会煮饭炒菜,他做的饭,女儿最爱吃。有时也会抽时间陪妻子女儿出去旅游,看看名山大川,开阔女儿的视野。他也非常孝敬父母,两边的老人都照顾得很好。
大学荣誉证书
信访室小朱一开始不敢向张晋铭汇报工作,“他不苟言笑,说话声音大,不好接近的样子。”小朱多次向信访室主任戚义抱怨:“张常委太凶了!我不敢直接给他汇报。”后来的经历让小朱感受到张晋铭也有柔情的一面。
有一次,小朱去文成镇大桥村检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被狗咬了。戚义向分管领导张晋铭汇报后,张晋铭中断会议,立马给小朱打电话,命令他马上赶回阆中城里,马上去打狂犬疫苗。以后一段时间里,张晋铭都要电话“查问”小朱,是否按时打了疫苗。小朱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听说他母亲做了胆囊切除手术,马上安排解决了0元困难补助。“没想到张常委这么心细,考虑得这么周全。”改变对张常委的认识后,小朱意识自己原来怕张常委,是业务知识不熟悉。只有自己多学习,才对得起张常委的关怀。
一身正气“张二黑”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纪律是钢,谁碰谁受伤;纪律是铁,谁碰谁流血;纪律是枪,谁碰谁受伤。”……
张晋铭办公室留下的43本工作笔记本,翻开其中几本,扉页上,留有他生前飘逸潇洒的文字。他没有别的爱好,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就喜欢看书写字,这些字的横撇竖捺,苍劲有力。
生前笔记
14年的纪检监察工作,张晋铭一贯坚持公平正义,敢于黑脸逗硬,同事给他起了个“张二黑”的外号,黑恶势力面前,张晋铭绝不低头、永不退缩。
爱笑,说话嗓门大,满满的正能量,“骨头”还特别硬:“干纪检监察工作的,在违法乱纪行为面前就是要敢于亮剑!”“社会风气的改变,就是靠我们纪检干部带头改变。”
女儿读书了,几个平时走得近的朋友春节小聚,朋友给女儿元“压岁钱”。张晋铭让女儿坚决退回,弄得朋友很没面子。姐姐至今还是阆中电视台的“借调”人员,张晋铭也从没帮忙“打个招呼”;表弟今年大学毕业找工作,表舅、舅妈找上门来,张晋铭一口就回绝了,“找关系是不得行的,我可以留心到哪里有招考信息,喊他自己去考。”“我工作特殊,亲戚朋友有私事就找我想办法,我今后的工作就没法开展。”每次家里人吃饭,他总是要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回到家中,他从来不说工作上的事,他不说我们也不问,我理解他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质。”妻子李敏回忆。
分管案件审查工作3年来,张晋铭累计牵头办理各类违纪违法案件件,件件都做到了依纪依法。年查办阆中市供销社原党委书记、主任牛小勇严重违法违纪案,这是阆中市纪委换届以来查处的第一个正科级干部。“一切人情都必须无条件给法纪让路!”“张二黑”正直得不近人情。
参加会议
乡党委书记王才坤,去年父亲去世,几个村干部凑了元份子钱,被举报到市纪委。张晋铭领衔办案,想到是自己的好友来调查,王才坤理由多多,和村干部打交道,礼尚往来很正常,哪家红白喜事,他没去过。“村干部是你的管理对象,按规定就是不能接受他们的份子钱,这是政策红线!”苦心婆口讲规则,讲政策,王才坤心里的疙瘩最终解开了,主动退还村干部的份子钱不说,被处分了,还向纪委监委深刻检讨、认错。
工作狂人“张二黑”
生命的意义不在短长,明知时日不多的“张二黑”,更是将生命拉长,抓住人生最后的日子为人民多办事,为阆中纪检监察多做事。在分管信访工作后,张晋铭创造性提出“闭合管理”,接到信访件后,一律录入在网上运转。受理告知书、结案呈批表、信息反馈表,层层监督把关,信访人心中有数,自己反映的问题走到哪一步了。涉事的乡镇政府更有压力了,老百姓反映的问题不仅要办,而且要办好,要扯回销,每一件立案受理的信访件都要“销号”,不然纪委就要问责。“闭合管理”大见成效,年阆中市纪委监委信访件件,年件,年件,信访件大幅下降。将“闭合管理”的做法总结提炼后,张晋铭“三个三”办信机制被四川省纪委期刊《清廉四川》采用。
今年5月18日,阆中市纪委监委要下乡检查本系统的“两化”工作。考虑张晋铭刚刚手术不久,不能下乡颠簸,就没有安排他去。张晋铭冲到分管副书记李大东办公室,“老李,哪个说我身体吃不消。我手术效果好,‘两化’工作我最熟悉,我不去哪个去?”大家拗不过他,叮嘱他带上药下乡。他白天跑了几个偏远乡镇,下午6点回到办公室吃完盒饭,马上赶到江南街道,晚上十点半才从江南街道回城。
9月19日上午,阆中市纪委监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召开。平时里习惯端坐的张晋铭这次有些坐不住,总是双手交叉,拿手肘撑在桌面了。
访问贫困户
阆中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赤耿明显感觉不对劲,会一结束就堵在张晋铭面前:“身体不舒服就回家多休息,莫硬撑哦!”“身体不碍事。”张晋铭回到自己办公室,查看自己定点帮扶的赵家沟村贫困户任桂华家庭情况台账:厨房改造、卫生厕所、便民路建设、医疗救助等情况;写下一步案件查办的工作计划……11点30许,第六纪检监察室主任杜伟带着《阆中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初步核实呈批表》来到张晋铭办公室,请张晋铭审核签字。张晋铭反复核对表上内容,详细询问相关细节。
临近下班,他又到阆中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李大东办公室,说是要吃药,这几天上班可能要来晚一点。谁曾想,这竟是张晋铭最后一个工作日!3天后,他因病去世。
43个笔记本,记录了一个工作狂的点点滴滴,是纪委工作的百科全书,更是一本扶贫工作的经验总结。阆中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赵光学说:“张晋铭同志是铁腕治腐的纪检战士,是铁骨柔情的帮扶干部,是铁打铜铸的共产党员,是铁面心善的良师益友,尽管我和张晋铭同志只做了34天的同事,他却给我留下了一辈子的怀念。”
山是阆山;水是阆水;城是阆中。阆山阆水为他送行,阆中古城为他呜咽。他真的走了,43岁的年华却留给阆中人民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多年历史的阆中古城来说,43年确实太短。但他短暂的人生中,给了我们温暖,给了我们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