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8月31日电(张晓东、赵柏杨、黄毅)“我宣布嘉陵江四桥主桥正式合龙!”8月31日上午10点30分,四川南充阆中,嘉陵江四桥机声轰鸣,人声鼎沸,彩球高挂,随着阆中市委书记张斌的高声宣布,整个嘉陵江四桥工地沸腾了,现场施工的工人们欢呼雀跃庆祝四桥主桥正式合龙,这标志着阆中嘉陵江四桥的主桥建设基本完成,进入附属工程施工阶段。
晋升省字号阆中经济开发区绘出发展蓝图今年5月16日,省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设立四川阆中经济开发区”的议题。至此,阆中市工业集中区正式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阆中市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抓手,加快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
建设一个平台示范带动一个园区 “进入省级经济开发区序列,可以在配置土地资源、争取财税政策扶持、招商引资、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获得更多优惠政策。”阆中市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主任韩发远介绍,阆中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对促进阆中工业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这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阆中全面完成了开发区规划范围的勘测定界工作,核定规划控制面积约9.83平方公里,可利用建设用地面积达.46公顷。在此基础上,对照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完善道路、能源、管网、通讯、公共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以及拆迁安置还房等生活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同时,按照“产城一体、园城融合”要求,该市及时修编并启动实施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完善全市产业发展布局,根据园区产业规划定位,本着“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的原则,突出主导产业,力求实现产城相融。 此外,为充分发挥省级经济开发区的集聚、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该市积极整合各大产业园区的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以阆中经济开发区为统领,七(里)江(南)食品医药产业园、江东航空港高新技术产业园、阆中火车站现代物流园多点多极、融合发展的工业新格局。 韩发远告诉记者,该市按照管理重心下移、审批权力下放、责权统一的原则,赋予园区管委会同级政府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政府有关部门在园区内行使的相关管理职能,可委托或部分委托给园区管委会行使。 园区则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放权、放手,努力破除束缚园区发展的机制障碍。“对入园企业实行审批时一条龙服务、建设时全方位服务、投产后经常性服务的三服务体系。”阆中市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罗亚对记者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加上优惠的政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在园区落地生根。培育三大产业实现三个百亿元目标 初秋,走进厂房林立的阆中经济开发区,随处可见繁忙的生产景象。 在四川创越炭材料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厂房里,一台台崭新的机器设备已安装到位。“目前设备调试工作已经全面完成,9月中旬开始试生产。”该企业负责人王斌说。 据悉,该公司是一家生产通用级沥青炭纤维、高性能沥青炭纤维以及复合炭材料等新型材料的企业。整个项目预算投资6.5亿元,占地.2亩,分两期建设。 以四川创越炭材料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型材料产业,以张飞牛肉、加加食品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产业,以广聚物流为代表的节能环保型产业,是阆中经济开发区确定的三大主导产业。 “对规模小、效益低、有污染的非主导产业,要实施有序退出,为主导产业发展预留更多空间。”韩发远介绍说,该市本着生态工业的理念营建园区,力争通过几年时间,把阆中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现代化的产业集聚区。 依照此标准,该市抢抓新一轮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等重大机遇,实施精准招商,积极引进有规模、有档次,知名度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入驻,增强园区发展后劲,提升园区档次。 在此背景下,总投资3.28亿元的阆中出口非洲贸易加工园项目去年7月开工,预计明年1月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园区配套建设有互联网科技创业中心、物流中心、职工倒班宿舍、商务酒店与商业综合体,集生产、科研、办公、产品展示、物流仓储、商业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阆中出口非洲贸易加工园负责人王仕春介绍说。 筑巢引凤的同时,阆中还在做强本地优势企业上下功夫,通过科技孵化培育,推动企业实施技改扩能。鼓励引导张飞牛肉、保宁醋公司等骨干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按照“打造品牌,形成龙头”的工作思路,鼓励企业制订中长期发展战略,加大商标品牌申报力度,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 “力争到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展望未来,韩发远的目光坚定而执着。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迎省检本报讯(张晓东邓斌)8月29日至30日,省旅发委副巡视员苗玉砚带领专家组对阆中嘉陵江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进行检查验收。 检查组一行来到该度假区,在白塔山查看了露营地、摄影展;在熊猫乐园查看主题乐园游乐产品;在南津关古镇观看阆苑仙境实景演出,体验了“江风渔火”、“张飞巡江”、民歌对唱等主题活动;在滕王阁公园查看运动健身等场地建设情况。 在随后召开的省检总结会上,专家组成员就阆中嘉陵江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进行了指导和交流。结合专家给出的意见和建议,阆中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对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标准,进一步完善度假功能、丰富度假产品、强化综合管理,借创建之机全面推动阆中旅游转型升级。据了解,此次省检通过后,嘉陵江山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迎来国检。 据介绍,为了保证该度假区的创建质量,在创建之初,阆中市就邀请专业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制订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年,为进一步丰富旅游度假产业,该市又委托北京慧谷旅游规划设计公司编制了度假区提升规划,对创建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创建过程中,该市多次邀请国、省旅游专家现场指导、反复论证,力争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出精品、创佳绩。 据了解,历经5年创建,该度假区的资源品质、空间环境、度假设施、管理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年,该度假区入列为四川省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今年3月和5月,省旅发委两次组织专家来阆实地调研指导,对创建工作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今年6月下旬,南充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评审组来该度假区进行了实地初评,大家一致认为该市已完全具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基本条件。 目前,该度假区建成了功能齐全、优美舒适的度假设施。建成了沿江亲水步道、环湖骑游道,新(改)建生态停车场20处、旅游码头6处,购置了电瓶观光车、观光马车、花轿、游船等特色交通工具,开通了度假区旅游专用观光车和公交车,形成了以环湖滨水通道、水上航线为主的区内旅游交通环线;打造出滨江新天地、南津关等休闲集中区和熊猫乐园、春节文化公园等主题度假场所;建设了12个文化广场、6个城市主题公园和10公里滨江生态休闲长廊;实施了阆中火车站、兰渝高速公路阆中出口至度假区骨干道路改造和美化绿化工程,对度假区及周边建筑实施了立面整治;加大了金沙湖及周边山体自然生态的保护力度,持续实施养绿护绿工程,极大改善了度假环境和休闲氛围。 此外,该度假区依托风水资源,开发了“风水太极”、“风水瑜伽”、“风水讲座”等风水度假产品,打造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风水博物馆”,连续举办了“国际风水文化论坛”;依托传统人文资源,开发了“阆苑仙境”、“民俗堂会”等休闲演艺类产品,推出了龙舟赛、“游百病”、放河灯等传统节庆类产品,完善了“张飞巡江”、“江风渔火”、民歌对唱等互动体验性产品。目前,该度假区正积极开发低空旅游、大型室内演艺等度假产品,不断提升休闲度假功能。 据了解,近3年来,该度假区年均接待游客万人次,其中过夜游客60.2万人次,平均过夜时间3.14天,停留3夜以上的游客达21.2万人次。通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截至目前,该度假区带动就业5万余人。帮困助学不让一名孩子因贫失学本报讯(海椿茂)8月25日,阆中市慈善会“慈善帮困助学”现金发放活动在市慈善会办公室举行,此次活动共发放助学金23.1万元,资助了79名贫困学生。 “这笔钱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领到元助学金后,受助学生严文涛告诉笔者,他即将开始大学生涯。记者了解到,为了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该市慈善会根据学生贫困状况、所考学校远近及分数综合评比,给予每名贫困学生一次性资助元至0元不等的助学金。 该市慈善会办公室负责人吴敏表示,助学活动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划拨的帮扶资金和向社会募集的慈善资金。上半年免费婚检率达97%本报讯(王波海椿茂)近日,笔者从阆中市妇幼保健院获悉,今年上半年,该市共有对新人接受免费婚检,婚检率达97%。。 “自年4月阆中启动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以来,婚检率逐年递增。”据该市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数据统计,年以前,该市的婚检率为3.1%。今年上半年,该市共有对新人接受婚检,婚检率达97%,远远超过政府既定的目标任务。抽样调查显示,97.4%以上的受检者对婚前医学检查项目感到满意,认为有必要进行检查。 据悉,近年来,随着婚检项目的实施,该市许多家庭及时发现并确诊可能影响结婚生育的疾病,降低了出生缺陷发生率,预防了与婚姻和生殖有关的传染病、遗传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提高了该市出生人口的素质。专项抽检让市民吃上“放心月饼”本报讯(淳丽华何佳津)中秋佳节将至,为确保广大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的月饼,连日来,阆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市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组织开展了中秋月饼专项监督抽检活动。 此次抽检过程中,该局以辖区内的食品生产加工获证企业、小作坊为重点对象,共抽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5家;以辖区内的超市、副食店为重点对象,共抽检食品流通领域单位5家。据了解,所有检验结果将在9月14日前向社会进行公示。 除监督抽检外,该局还针对消费者反映的部分糕点加工小作坊在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市场准入条件下,生产预包装月饼销往商场(超市)等经营场所的问题,组织监管人员加紧巡查,全力确保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水上旅游再添看点本报讯(张晓东)南津关歌舞声声,嘉陵江上渔火点点。8月29日晚上9时整,在江面旋转灯光的照耀下,音乐声骤起,20艘打渔船顺江而下,渔民一边摇船,一边撒网,飘然而去。“张飞巡江,百姓安康”,一艘大船缓缓驶来,巴西郡太守“张飞”站在船头,进行夜间巡逻。随从们则摇晃着灯笼火把,为“张飞”巡江呐喊助威。此时,一艘游船上传来优美的阆中民歌。江风习习、碧波荡漾、歌声袅袅,阆中古城宛若仙境。
据阆中市文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为开发阆中丰富的水上旅游资源而推出的“张飞巡江”以及“古城阆中盛事多、江风渔火对情歌”主题活动。这两项活动将旅游活动从岸上搬到江上,并将表演地点选择在华光楼码头、南津关码头、锦屏山一带,非常方便游客观看。《阆山阆水阆中情》亮相甘陕川渝“百馆联动”群众文艺展本报讯(张晓东陈娅)8月18日至24日,由甘肃省陇南市文化馆主办的第四届甘陕川渝四省毗邻地区“百馆联动”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在甘肃省陇南市举办。南充市、广安市、遂宁市、广元市等地的6个文化馆代表四川省参加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以广场文艺汇演、书画摄影作品展览、群众文化论文评比三大部分组成。在南充专场文艺演出中,南充市文化馆选送的舞蹈《欢天喜地》、高坪区文化馆选送的舞蹈《幺妹挨到来》等节目精彩纷呈。由阆中市文化馆选送的民歌《阆山阆水阆中情》将整台演出推向高潮,获得了陇南市百姓,及其他省市兄弟单位的一致好评。 据阆中市文化馆负责人介绍,此项活动不仅搭建起了阆中与甘陕川渝毗邻地区群众文化的合作平台,对展示阆中的文化旅游资源、地域民俗风情、文艺创作成果,促进阆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都起到积极的作用。《阆山阆水阆中情》亮相甘陕川渝“百馆联动”群众文艺展8月30日,保宁街道办事处郎家拐街社区组织辖区部分党员开展“两学一做”集中学习,一起观看了爱党爱国教育影片《党的女儿》。
该社区各位党员在观看影片后表示:“通过观看红色电影,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为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建立了新中国,才换来了今天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倍加珍惜,努力学习,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告慰革命先烈,争当时代楷模”。
?match?该社区党委副书记冉飞表示,在今后的党员学习中,都会按照要求挑选一些红色教育影片,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行播放,让每一个党员都受到教育,让“两学一做”落到实处,见到实效。?match?
??????
倘若从此我的世界里,能够多一个你,多荣幸。
北京白癜风治疗选择哪家好白癜风是什么样症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