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南充市稳经济工作部署,南充市市场监管局近期要求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深入企业开展稳市场主体“送政策促帮扶、送技术促提升、送服务促发展”活动。
在活动中,该局邀请资质许可、生产工艺、食品检测、食品监管等方面25名资深骨干,分成2个专家小组,先后走进全市20家食品生产企业,现场检查梳理原料管理、关键点控制、工艺流程、检验检测等方面问题余个,开展产品出厂检测、仪器设备维护、化学试剂管理等方面现场培训10余次,提出改进建议余条。
送政策促帮扶倾听企业呼声
“生产经营暂时有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中小微企业等,可自愿向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申请房租减免政策。”日前,专家小组成员向一家企业负责人耐心讲解南充“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相关内容。
据了解,每到一家企业,专家小组都会首先发放省、市“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向企业管理人员认真解读省、市出台的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同时,专家小组通过实地查看生产车间、听取生产工艺简介、与生产管理人员座谈交流等形式,了解企业发展情况,认真分析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并给出具体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迅速补齐短板,规范食品生产行为。
送技术促提升解决企业急难
“彭厂长,你们酒厂产品质量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多次酒精度抽检不合格的原因在于检测结果出现了偏差。”近日,专家小组在开展技术指导过程中,向一家酒厂负责人这样说明问题原因。
在走访中,专家小组现场为部分食品生产企业提供20个产品的全项免费检验检测服务。送检产品如果出现检测不合格项目,专家便针对不合格项目开展原因分析,与企业一道寻求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并持续开展比对检验,直至产品合格为止。
针对上述酒厂连续出现酒精度检测不合格的情况,专家小组对企业生产各环节仔细梳理、研判分析、共同会商,找到了产品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手把手地教会了企业技术人员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并向该企业提出了原材料管理、生产工艺、关键点控制等20个方面41条优化提升建议。
送服务促发展补齐企业短板
“‘保宁蒸馍’是我市地方名特产品,但保质期仅有3个月,不利于产品销售。我们要采取更加科学的方式,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近日,专家小组主动跟进、上门服务,对改进“保宁蒸馍”生产工艺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针对“保宁蒸馍”保质期短的问题,南充市市场监管局协调南充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免费开展产品抽检,助企设计延长产品保质期的工艺方案。为帮助更多食品企业发展,专家小组结合各食品生产企业实际和特点,先后开展了10场不同内容的培训会,并向企业承诺持续为其免费培训化验员。
同时,该局组织全市肉制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到阆中市伟子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启动本地企业改造治理工作,优化工艺流程,提升硬件设施,强化内部管理,完善软件资料,全面实现管理要求统一化、场所布局合理化、设施设备优良化、工艺流程标准化、人员着装规范化、软件资料格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