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阆中市经济
阆中市新闻
阆中市小吃
阆中市地理
阆中市旅游
阆中市人口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团聚焦

北京知名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6月15日,烈日当空,热浪扑面,挡不住新闻媒体人采访阆中残疾人小康生活的浓厚兴致。上午10时许,由中宣部组织,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新社、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四川日报、封面新闻等媒体组成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团30余名记者,齐聚阆中保宁街道王家嘴社区残疾人钩针编织基地进行主题采访报道。

各大媒体的记者,争先恐后采访轮椅主播——刘洪、巧手编织幸福生活的肢体残疾人李荣华、阆苑善坊负责人马明妹、阆中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廖小英、阆中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田家祥等。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和健全人一样,多卖货多挣钱,更好地帮助残障朋友,也能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刘洪向记者讲述她的小康生活。身患骨癌截肢的刘洪在店里一边接待古城的游客进店选购,一边直播。目前,她在抖音、快手平台的粉丝超过了1.5万人。近两个月来,她在直播间售出近千双手工鞋,销售额达两万余元,自己也每月增收元。刘洪还会把自己攒下来的钱资助一些贫困的孩子们,将爱心和善意传递下去。

幸福生活很简单,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为家人编织幸福美好的生活。肢体残疾人李荣华向记者讲述她的的小康生活。在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她双下肢瘫痪,无法正常生活工作,一度让她感到苦闷迷茫。在家人和残联部门的关爱劝导下,她接受了手工编织技术培训。零基础的她最初连钩针都拿不住,到现在可以熟悉地完成编织产品,月增收多元,实现了为家庭增收。

采访活动一直持续到中午,许多记者依依不舍,有的表示还将再次来基地专题采访。据阆中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廖小英介绍,阆中市有疑似残疾人约6.5万人,其中,持证残疾人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人。

近年来,阆中市紧扣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目标,坚持以产业扶贫为引擎,以残疾人股权量化、双创基地为驱动,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助力,采取公司+基地+残疾人模式,精心打造了王家嘴编织基地等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助推残疾人脱贫奔康,年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已全部实现脱贫。全市残疾人朋友正意气风发地奔向小康生活康庄大道。

年,在阆中市贫困村良善垭村和王家嘴社区分别建设残疾人钩针编织基地,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和城镇周边困难残疾人提供了创业就业平台,打造本土残疾人手工艺品牌,注册阆苑善坊商标,在城区开办实体店,对接京东电商平台,实行线上线下销售。已吸收、辐射、带动余名建档立卡、低保户残疾人从事手工艺品生产,线上线下销售,带动残疾人月增收余元。央视七频道《聚焦三农》栏目作了《扶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专题深度报道。累计投入资金万元建设丁博士葡萄园等残疾人股权量化基地5个,名贫困残疾人获得股权分红;扶持产业发展资金50万元,建立养兔基地等残疾人双创基地10个,安置残疾人就业62名;争取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余万元,建设了沙溪街道残疾人康复站、书院阳光家园、北街残疾人手工艺品展销中心和特教校残疾人体育示范基地等,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教育、体育锻炼和辅助就业服务,在8个乡镇为贫困残疾人实现土地流转名,务工就业69名,协作项目利益链接分红名。

下一步,阆中市将进一步强化举措,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巩固脱贫奔康成果,巩固发展好王家嘴编织基地等残疾人双创基地,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增收致富,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全力以赴确保残疾人小康生活行稳致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zhongzx.com/lzsxc/12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