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阆中市经济
阆中市新闻
阆中市小吃
阆中市地理
阆中市旅游
阆中市人口

为推介四川非遗作贡献川影学子9部非遗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30/6032465.html

年的春节欢天喜地地来啦~然鹅,川影人却并没有闲着。

他们忙着把老师指导完成的学生作品搬上了电视台春节黄金档期!向全国人民拜年!

“四川非遗系列动画片”海报

原来呀

由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摄影系完成的“四川非遗系列动画片”《川剧变脸》《锦城蜀绣》《阆中皮影》《绵竹年画》《武胜剪纸》《自贡彩灯》《泸州油纸伞》《成都糖画》《富顺豆花》9部作品,于春节2月4日至2月19日期间在四川广播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不记次全天候滚动播放。

学院于1月30日收到了来自川台文化旅游频道的公函,通知9部作品经审核内容无误,制作精美,将予以播出!

春节期间希望报送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众多,许多送播节目因播出平台有限而无法通过严格的把关,学院的9部动画片能够脱颖而出在春节期间全天滚动播出,足见学生作品已能达到专业级水准。这是学院培养学生真正与市场需求高度接轨的作品,更离不开学院领导对学生创作题材方向的正确把握。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非遗系列动画”还曾获得第十三届“56个月亮”西部大学生动漫节优秀学生作品奖,第四届四川省大学生原创微电影大赛动画及实验片优秀奖,“四川非遗系列动画之川剧变脸”获年成都市第六届科普动漫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

同学们的作品受到认可,也是获得过不少奖项啦!

9部作品均由学院摄影系出品,赶紧来看看创作团队成员名单:

《川剧变脸》《锦城蜀绣》《阆中皮影》《绵竹年画》《武胜剪纸》创作成员为摄影系学生,他们是陈蕾、邓可欣、黄燕红、付雪瑶、黎馥馨、刘诗瑞、毛朋、彭坪、尹思杰、张瀚文。制片为摄影系教师韩川、凌聪。

动画截图

《自贡彩灯》《泸州油纸伞》的创作成员为杜文武、黎玉婕、刘言、苏琦、王秋霞,制片为曾洋婷老师。

《成都糖画》《富顺豆花》创作成员为朱紫洁、唐芬、符梓维、林静、胥笑微,曾洋婷老师担任制片。

以上所有作品由学院王潞明教授担任总监制,摄影系教师林懿、尚可指导,摄影系副主任郝建监制,摄影系教师吴涵、代琳琳统筹。

据悉,学院联合作品创作中心主任高兰在上学期摄影系期末汇报中发现了这些系列作品,她认为非遗系列题材非常契合国家对于传统文化保护和宣传的政策,学生片子的风格也非常明快活泼清新喜庆,适宜在即将到来的春节期间在电视台相关频道和栏目成系列地进行播出。在与四川广播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节目中心主任胡洪佳进行多次沟通交流后,初步达成了播出意向。接着,高主任与摄影系郝建主任进行了沟通,得到郝主任的大力认可,并得到林懿、尚可两位老师及各位参与同学的积极配合。

为在作品节奏、声音等方面与川台播出规定相匹配,同时需根据栏目需要调整片子时长,川台老师们将需修正之处一一详细指出,林懿、尚可两位老师则指导学生一一修改到位,最终达成了本次成功播出,为展示四川非遗文化贡献了力量。这也是学院与川台共同努力的结果。

“学生做的动画有一定的基础,经过频道的再次加工能够达到播出标准,也符合频道的定位,将来与学校可多多合作!”——四川广播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总监梁晓痴如是说。这也是学院学生作业向作品提升的机会与成功实践。

不难看出,这9部作品可谓创作功力深厚,色彩鲜明动人,故事性突出,喜庆且符合传播文化正能量、树立文化自信的功能,十分适合作为正面宣传本土文化的载体,面向广大观众播出。

9部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了解到,创作团队学生来自于15级影视摄影与制作2班和16级影视摄影与制作3班。作品最初来源于指导老师林懿的科研课题“民族文化在西部动漫艺术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立项,“四川非遗系列动画”作为科研课题的实践教学内容,于年7月开始策划,9月投入制作,第一阶段(年9月至年6月)由15级影视摄影与制作2班创作完成了《锦城蜀绣》《川剧变脸》《武胜剪纸》《阆中皮影》《绵竹年画》,第二阶段(年9月至年1月)由级影视摄影与制作3班创作完成了《泸州油纸伞》《成都糖画》《富顺豆花》《自贡彩灯》。

据了解,年3月至6月,师生们还将继续完成另外三部,组成“非遗系列”第一季共12集,全为四川各非遗项目的宣传动画,采用MG动画的制作形式,每部动画时长1分30秒至2分30秒,是为在教学实践的同时,发挥影视学院所长,宣传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以动画的形式将“非遗文化”表达出来,深入人心。

师生们最初的愿景是希望在12集作品完成之后,通过多平台分发的形式,在网络上掀起宣传效应,例如

转载请注明:http://www.langzhongzx.com/lzsxc/12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