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坐在火车上远处起伏的山多变的云广阔的田野,看着那些交错的车轨、发呆。列车不时地穿过山洞,从黑暗到蓝天、从Noservice到E到3G到4G,过了许久才看到信息,丝雨说:没,我就叫你一下,确认一下你人没走丢或是被拐跑。
看云的时候,心情就会变得平静。
在火车上还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把头靠在窗边,单曲循环着那首成都,然后看着放假期待回家的女孩、回家看望家人的女子、闹个不停的熊孩、集体出游的年轻人、火车上推销玩具牙膏手机支架的实习列车员,那种感觉就像自己并不属于这里,像是只有一双观看的眼,所有的人都讲着你不知道的方言,欢笑着、交谈着,把自己沉浸在自己的语言中,然后就忽然之间感受到了外地人在广东听着我们的粤语的感觉。仿佛生活是他们的,而自己是过客、是透明的。
heyheyhey
还是讲点正经的吧,关于阆中,说好的社会实践活动、说好的攻略,说到哪算哪好了。
来到阆中的第一感觉,很平静,很生活,尽管主干道的两边都是形形色色的商铺、大红灯笼,但也许是因为到达的时候天色已暗,两边的商铺一部分已经关门了,从那些掩着的并排木板门中,会感受到一种久远的气息,有那么一点不大真实,不知是否是因为坐车坐晕了,会联想到电视剧里面那些深夜敲开的木板门、昏黄的马灯。来前也没有预先做过很多的调研,带着前商后店、商业化气息浓重的关键词就来了。但这几天的走访下来,感觉相较于其他的古城,这里的商业化还不算很浓重,在那些小巷子里,还是充满了原住民生活的气息。也许只是一般的游客都没有涉足吧。
完了,第一次写攻略,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普通的景点嘛,买个联票串着走一遍就好了,还能蹭蹭隔壁旅游团的讲解,嗯,挺无聊的
说说印象深刻的点好了
可以到华光楼去看看,在古城外的一条小街的尽头,出去就是嘉陵江,可以俯视古城里头的合院,大片的屋顶,围合小小的天井,长出新绿的树,对面起伏的山峦,可以眺望远处的寺庙。(突然就想到祝晓峰老师说到的那颗庭院里的树,建筑只是设计好了,但真正的完成,要等这棵树长大,直到荫庇这片土地。差不多是这样说的吧)
楼已经有点历史了,四层三重檐,估计是明清时候重修的,从那接近70度的窄窄的楼梯,甚至还有点变型就可以看出历史了。阆中的古城里面,民居建筑都保持着原来一层、两层的整体格局,跑到华光楼上去,刚上到三层,就可以感受到那种清风的感觉,带着清爽的绿意,也许是正午时分,走累了,就在楼里席地而坐,靠着门框,吹着风,感觉舒hu得都快要睡着了。因为阻碍了游客团们拍照,被赶走了(说好的正午很晒没有游客呢?!)
剩下的套票景点都是第二天一次性走过的
衙门里复原的监狱中的小天井,那天还下起了雨,朦胧、氤氲,好像还真有点苏博的感觉,根据当地的一个古建研究的老先生所说,这边的屋脊做法两边垂直升起,跳的更高。在稍远的地方,抬头看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外冲的角梁、走兽,还有外挑的树,伴着时大时小的雨声,无组织的排水。虽是景点,但游客一般也没有去细看角落某处。
文庙里各种屋顶,脊角。一种奇怪的激动就是当你看到那些建筑史里提到的角梁、虾须木、升起、歇山、悬鱼等等各种都快要忘掉了的古建筑做法,然后跟眼前的实体对应起来,(啊啊啊,我知道我知道,书里看过,就是那种激动和愉悦)
张飞庙里头迷之微笑的瓦当,真的不认真看都发现不了。
然而一般游客不会去发现的但又很赞的,就是阆中古城里面的古宅子了。
许多都改造成了客栈、茶室,但整体风貌都保留了明清的样子,门窗、桌椅、堂屋,都是几经保护维修的古物。
要去看看胡家大院,在一条稍偏僻的巷子里头,各种明清时期的家具、或简洁或繁复的线脚,镂空、浮雕木刻,代代行医的故事,月牙桌的缘由。
蒲家宅第、李家石门、秦家大院、李家大院、来德书院、孔家大院,很多都在游客不走的小道里,开不开门感觉也是随缘的,专门去找的那天似乎也没开门,发着发着问卷,突然看到一处没有走过的,就又跑进去看了起来。有的是要收门票的,有的改造成了客栈,跟店家说一声,她们也会让我们进去参观。人们喜欢在天井四周的廊道上摆上两张凳子、一张桌子,无论是住客还是游客,走累了,被庭院景色吸引住了,都可以坐下来小憩,还有可能会遇上熟睡的喵。
各种各样的门、窗、瓦,各种细部、纹理、质感。
喜欢木工的,还可以去看看一个传统工艺匠人的制作坊其实阆中古城挺小的,店铺、小巷走腻了,可以到嘉陵江边上去,水挺清的,傍晚时分还有很多人在江里游泳、在江边戏狗(给狗洗澡)、也有在江边上坐在台阶上泡脚的。
看着远处的太阳渐渐落下,水里太阳的影子blingbling的。某天傍晚时候还跑到嘉陵江对面的南津关古镇去看当地特色汇演。其实对汇演的最后印象只剩下了好多好多人,好挤好挤,害怕手机被偷,害怕人字拖被踩没了。但有趣的是,看完汇演,船已经没有了,决意要沿江走回去。对岸,只剩下了摇曳的灯影。江边的风,挺舒服的,只是人字拖,有点磨脚,慢慢走着。
最后,是关于吃的啦
泡椒牛肉面真的是真爱,小巷子里的红糖锅盔真的超级好吃,凉糕第一次尝的时候真的天天在吃,后来就不敢点了。反正就是,多图说明如何在四川吃胖吃撑,回家只想吃白粥。
感觉四川走一趟,吃辣技能升级,不能吃辣也可以蘸醋蘸醋再蘸醋!
还迷之听懂了好多四川话!
街上派问卷时还迷之遇上了广东肇庆人哈哈哈哈!
走前那晚,最后一次到街口那家店买水,还跟老奶奶道别。
如果有机会,其实很想去跟街上穿着猴子服,不能说话的工作者聊聊天。
最最后是一个小故事,一直对滴水瓦很感兴趣,好多次都想跑去偷掉一块,或者想找一些残旧要修换或者拆迁卸下来的,去取一块。但采访的那位老先生却分享了他本人的亲身经历:他以前到那边的五龙庙,一个元代的建筑,当时看到有一些元代的瓦,就捡了一块回去,后面他头发眉毛就全部掉了,十年才长出了一点点,有人就说他拿了庙里的瓦,他的头发就被拿掉了。他当时去还瓦的时候,带他去的那个人还给他说他们村有个人拿庙里的石头去修房子,后面家里一直死人,把房子推了石头还回去才好。
果真,瓦是不能随便拿的。拍一下应该还行吧!
最最最后,感谢景溢师兄带着我们一群人,浪浪浪吃吃吃走走走,学习、娱乐两不误(微笑.jpg)来源:肥莹啐啐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