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范围内
同名的镇非常多
互相之间也没什么关联
但能在一个市内重名的
那往往都是“熟人”
比如:木兰镇
在成都就有两个
新都木兰镇
阆中木兰镇
这两个镇名字里的“木兰”
到底是“花木兰”吗?
先来说说在历史上花木兰本人是否真的存在?“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我们上学那会背过的诗按理来说文学作品都有点“史实价值”但花木兰在正史上确无记载民间述史里倒是不少花木兰(年-年),北魏宋州虞城(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人,巾帼英雄,她的事迹流传至今,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目前学界说得最多的也是“史书无确载”意思就是不知道百度百科也备注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既然正史“查无此人”那么新都和阆中市的这两个“木兰镇”是怎么回事呢?答案是跟一位人物有关韩娥她是个英雄。在元朝末年女扮男装参与了农民起义的英雄。《明史·烈女传》中记载,韩娥生于元朝,今四川阆中木兰镇老乾山人。祖父韩新泽是四川盐运司副使,韩娥3岁父亲去世,7岁母亲去世,跟着叔父一起生活。在12岁时开始时局动荡,天下大乱。红巾军首领徐寿辉在湖北建立天定政权,徐寿辉部将明玉珍沿长江而上,攻进四川。溃败的元军毫无纪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她叔父担心韩娥被抢去,叫她女扮男装,改名韩关保,这一扮就是好多年,此后更是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所以阆中的木兰镇其实就是这位“蜀中木兰”的家乡阆中·木兰镇
木兰的家乡
阆中在四川的东北部
距离成都有公里
距今已经有多年历史了
明朝成立的时候
当地政府对韩娥多有褒奖
许多文人学士也歌颂她
家乡的更是人民以她为荣
建了木兰庙
每年二月初一至初三的时候当地百姓要赶"木兰会"非常热闹当地关于木兰的事迹也一直流传着那么新都的木兰镇也是木兰的家乡吗?新都·木兰镇
木兰的第二故乡
新都木兰镇还得从韩娥说起
韩娥仗打完后
军中将领给韩娥张罗婚事
韩娥碍于女扮男装不可说
便与一名女子结婚
后来回到自己的家乡时
家中叔父才将此事说了出来
军中男儿大为惊讶
原来竟是女子!
韩娥恢复女儿身以后
嫁到了新都
所以川西平原的腹地——新都
是“蜀中木兰”的第二故乡
这儿的木兰镇距成都仅有五六公里从山中龙潭寺走到木兰地势陡然抜高尤如遇到“门槛”因此又被称为“门槛坡”木兰镇每年的农历2月初2的木兰会是当地一场盛大的聚会跟赶场差不多兴于清代嘉庆二十四年间二月(年)距今有着多年的历史(人声鼎沸的木兰盛会)▼(水泄不通的赶会人流、赶会路上)▼据镇上老人回忆多少年来这一年一度的木兰会早已作为民俗传统深入人心(选葡萄秧、花木摊贩)▼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更是由政府牵头商业部门及供销合作社主办再到后来文革时期被镇压木兰会山上山下的改换场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般的辗转游移(走累了就席地歇息的人们)▼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终于重获生机现在的木兰镇经常有人闻名而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当地街道)▼据说木兰会定在二月
是因为韩娥的生辰是在二月
也不知
每年二月的木兰会还在开吗?
我们的读者朋友有没有在木兰镇的欢迎在留言区分享给我们-End-
?
编辑丨三穗
图片丨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合作丨yt
--------往期精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